劉珊珊
(廣西玉林市玉州區古定中心小學天湖校區,廣西 玉林537000 )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由語言能力、文化、思維和學習能力等部分組成。小學英語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過整合教學內容、情境設計和講解優秀國外文化等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他們能夠通過體驗、探究、思考和分享等方式,來引導學生養成熱愛學習英語,能夠學好英語的能力,從而才能讓核心素養培養落在實處。
小學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等四個方面。對于小學生而言,語言能力就是他們用語言交流溝通的能力,主要有英語的語法知識、英語的語感意識、溝通技能等;思維品質是學生使用英語思考的邏輯能力,主要包括使用英語進行分析、推理、邏輯判斷和多元思維等活動。文化意識重點在于理解國外優秀文化,能夠理解并包容不同國家文化的差異。學習能力主要包括元認知、自主學習、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等。小學英語教師要培養學生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將以上核心素養四個方面的提升融合教學實踐中,要創新教學模式,只有這樣才能起到培養核心素養的作用。
英語課程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用英語溝通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師特別要注意教法方面的創新。例如:教師要設計恰當的課堂導入教學語言,教師只有營造出課堂教學英語口語的氛圍,才能在無形之中給學生創造一種學習口語的環境。此外,教師要多鼓勵學生之間互相開口交流,打破他們在學習口語過程中的畏懼害羞情緒,引導他們形成敢說、愛說的英語學習習慣。最后,教師要利用小學生個人興趣,引導他們觀賞英文電影,可以在課堂上模仿一些經典的片段作為交流展示,也可以讓學生聽英文歌曲,并在課堂上歌唱出來。同時,小學校園中要營造有利于口語交流的教學環境,以此來拓展學生學習英文的渠道,讓學生在課外的場景中,也可以流暢地進行口語交流和溝通。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文化內涵要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目標,要讓他們更多地認識到不同國家的社會知識。英語教師引導學生學習優秀的國外文化,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例如:國外的生活常識、社會文化、人文習俗等方面知識,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開拓視野。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英語來學習國外其他學科的知識,例如:新聞報道、科學技術、體育運動、音樂藝術等,學生利用已有的英文知識去理解和鍛煉自己的閱讀能力。教師要認識到學生不能只有狹隘的民族意識,必須要具備世界意識與全球視野,例如:教師要引導他們包容和理解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人文風俗等,要學習國外優秀的發展歷史等,以此來讓學生要懂得大家都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中,客觀地去理解和思考世界上所存在的各種問題。
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引導他們設立合理的自主學習時間、設置明確的學習任務和目標,問題的不易過于難。因此,教師要首先調研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不同學生設置不同的學習計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讓,這樣會更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分享和展示自主學習成果,并以鼓勵和表揚的態度為主,每個學生的特點都不同,他們的思維具有獨特性,教師要對不同學生的情感、思維、興趣、愛好給予尊重,要允許學生對問題有不同看法。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讓學生在用英語進行交流時,首先的思維方式是英語的方式,而不是先用漢語理解再轉化為英語。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或多媒體,來創設教學情境。小學生想象力豐富,對圖片興趣要遠高于文字的興趣。從這個現狀出發,教師在設計課程的時候可以增加看圖說話的環節,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描繪自己看到的圖片,不管最終描述的正確與否這都有利于發展他們的思維和語言能力,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師要利用課外時間來學習英語學科教學的發展趨勢,明晰自己的教研方向,同時,小學也要為教師的英語教學研究給予一定的支持。教師可以從日常的教研組活動開始,通過教研組的教師互相交流和到外校走訪調研的方式,提升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創新課程內容,創新教法等方式,來提升自己教學能力。最后,隨著教研組的教學能力的不斷提升,英語教師還可以一起開發校本課程,結合學生的興趣,來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