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能
(云南省楚雄州祿豐縣仁興鎮小學,云南 楚雄651205)
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葉圣陶曾明確提出:學習語文的目標就是“得到閱讀和寫作的認識,從而養成閱讀和寫作的習慣。這首先要靠教師的正確引導,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和寫作習慣。增強形成習慣的意識性,提高其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要建立健全的嚴格的監督機制和獎懲機制。比如:自我約束機制,給予恰當的表揚和批評,形成競爭局面。還要交給學生方法。
到二年級下學期寫段成句也就水到渠成了。寫一段話容量擴大了,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句語句之間的關系也復雜起來了。因此,知道是除了要指導學生選詞造句的能力外,要把句語句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外部銜接的訓練作為重點,知道他們可以按時間順序,簡潔的敘述事物的經過;可以按方位順序,清楚地交代事物的空間位置;可以按因果關系寫出事物的前因后果;可以按并列關系說明事物的幾個方面;還可以先總寫后分述,完整而具體地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等等。
經過這樣的低年級作文指導,到了三年級以寫片斷為主的作文訓練就更容易。放緩了作文坡度,使學生有了興趣,激發了主動性。同時低年級的練筆,也為高年級的寫作積累了材料,打下了寫作基礎。
到了高年級,寫一篇完整的作文,除了指導,還要反復訓練,良好的寫作習慣的養成更多在于多練。作文要從內容入手,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是搞好作文的第一關,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從閱讀中積累寫作材料,把握好閱讀與寫作的結合點,不失時機地組織學生練習寫作。要養成學生從生活中大量積累素材的習慣,要交給學生觀察,了解現實生活的方法。使學生留心自己的生活,仔細觀察周圍的人、事和物,把看到地、聽見的隨時寫下來,勤于思考、勤于動筆,才能熟能生巧。想寫出好文章,非多練不可。教機要不失時機、想方設法的為學生創造寫作機會。
小學生寫作文也要重視修改,一篇文章寫出來了,要反復看、反復讀,修改好以后,再整潔的抄寫在作文本上。教師要從嚴要求,要給予適當的批評和表揚,是每個學生都要意識到作文訓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