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芹
(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qū)光明小學,山東 聊城 252000)
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小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在游戲中幼兒不受時空的限制,可以盡情的玩耍,模仿小動物的動作、聲音,也可以模仿各類人物,模仿做各種事情……在游戲中幼兒整個身心有愉悅感,愿望得以滿足,興趣得以提高,所以說,游戲是開啟幼兒心靈的一把鑰匙。
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在一次活動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很喜歡玩數(shù)學區(qū)的圖形拼擺游戲。但受積木的顏色,大小影響,不會拼貼,我就利用游戲法:
先讓幼兒認識幾何圖形,按圖形特征分類,同類的圖形放在一塊。然后發(fā)給每個幼兒一張白紙,一根膠棒,一些用卡紙剪好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以及三角形等圖形卡片。這時,在屏幕上打出畫面:幾何圖形拼貼的小花,小鳥,機器人,汽車等等,讓幼兒按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拼貼,也可以拼貼自己生活中見過的物品。
孩子們情緒高漲,在拼貼中孩子有的拼出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小花朵、松樹、電視櫥、小坐凳、臺燈等等,作品五花八門,讓人禁不住贊嘆孩子的天才。
只有老師想不到的,沒有孩子們拼貼不出來的。拼貼游戲不僅鍛煉了孩子的動手能力,還發(fā)展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能力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勵。”利用孩子愛模仿,愛幻想,愛操作的特點,在美術課《手印畫》一課中,我利用小律動做手指游戲,律動中有許多幼兒喜歡的小動物,小鳥,小狗,孔雀等等的動作,當孩子和我一起做這些動作時,邊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孩子們的臉上分明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當我有意識的把一種小動物的手勢停下來,譬如孔雀做手型展示,貼在黑板上,順著手指把大概的輪廓畫出來,然后進行添畫,眼睛,耳朵,羽毛、小嘴……孩子們好奇心一下子激發(fā)出來,齊聲說“孔雀”。同樣的道理,我又示范了小鳥手印畫,孩子們蠢蠢欲動。
火候已到,便給孩子講一下游戲規(guī)則,讓幼兒分清左右手,正反面,發(fā)給每個孩子美術用品,孩子的作品大象,蝴蝶,長頸鹿栩栩如生。此時啟發(fā)孩子還可以印畫什么,孩子們有的說可以印畫自己的小腳丫,可以印畫爺爺養(yǎng)的小鳥,也可以讓爸爸媽媽印畫手指,比一比大小等等,孩子們的思維一下子打開了。
總之,利用幼兒的心理特點,通過不同的教學游戲,調(diào)動幼兒的所有感官,達到手腦并用,開啟幼兒在語言,數(shù)學,音樂,體育,美術等方面的智慧,從而使得幼兒的心靈在游戲中敞開,在身心愉悅中快樂學習,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