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艷
(陜西省三原縣陵前鎮陵前中心小學,陜西 咸陽 713806)
小學生對游戲特別感興趣,而計算機正具有能玩游戲的特點,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寓于游戲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學生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技能。
例如:學習指法時非常枯燥,所以我在教學中就采取游戲引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通》,比誰的成績好或者與老師比賽。學生在“青蛙過河”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習好指法。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再講解指法練習,學生就學得很認真。這樣,既保持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計算中的固有特征,采用現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如教學“認識鍵盤”時,我先提問“空格鍵、換檔鍵和Backspace鍵有什么特征?”讓學生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上沒有任何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同樣抓住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字母。還抓住Backspace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刪除光標前面的字母,相當于咱們平時用橡皮擦寫錯字。用這樣的方法,變抽象為直觀,讓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
電腦知識有很大的開放性,學生也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我們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興趣,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電腦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
利用電腦本身自有的特點,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意識。如教學字、畫圖軟件后,可以讓學生自由創作作品,教學Word的插入圖片時,讓學生進行行詩配畫的創作,在低年級教學法“金山畫王”時,那美麗的圖案使學生感到無比新奇。講解了如何操作后,學生已迫不及待地動起來,組合成具有豐富想象力的圖案。可以說利用電腦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創新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計算機可以改變學生的學習內容和方式,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在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把所學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應用于日常學習和生活之中”。因此,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與其它學科結合起來,讓學生自覺做到“學有所用”。
總之,要上好小學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同時要讓學生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運用到實踐中去,讓學生感到信息技術課一定要學會,一定要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