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玲艷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石碶雅源幼兒園,浙江 寧波 315153)
引言:傳統的思想觀念認為,游戲只是在學習過渡勞累后,一種用于幫助幼兒進行身心放松的娛樂方式和活動,也只是一種生活的調味劑而已,并不能作為日常教學活動的主流。這種傳統的思想,完全忽視了游戲對于提升幼兒學習效率的重要作用。實際上,如果通過精心設計將游戲與幼兒的學習進行科學有效的結合,既可以幫助幼兒享受到游戲的輕松愉悅,還可以培養學生對于學習主動參與的興趣。因此,幼兒園大班音樂教學游戲化舉措具有十分現實的意義。
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變化,對于幼兒教學來說,也有著越來越嚴格的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使得當前的幼兒音樂教學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比如教育方式過于單一,教學內容比價枯燥,幼兒參與教學的興致不高等等。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扭轉這一現象,就可以將游戲化教學引入到音樂教學當中,從而有效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幫助他們更加高效的掌握音樂知識。于此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游戲來為幼兒創造更加輕松有效的活動氛圍,讓幼兒能夠在環境的帶動和影響下積極主動參與音樂教學的課堂互動,最終實現輕松快樂教學的目的[1]。
正所謂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這對于教學工作來說同樣也不例外,因此,教師在對幼兒開展音樂教學時,要盡量選擇適合幼兒生長發育特點的音樂教材,在最大程度滿足幼兒年齡與發展情況的基礎上,能夠結合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游戲化的教學內容設計。于此同時,還要保證教學內容的趣味性,這樣才能讓幼兒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在對教材進行合理選擇之后,教師還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的而不同,從幼兒的實際認知水平出發,將其設計成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比如說可以通過舞臺劇或是小品的形式進行呈現,以此來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2]。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由于他們年齡較小,所以對于新鮮事物往往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就要利用好幼兒這種得天獨厚的特性,來對教學活動進行設計。比如,可以借助多媒體的幫助,通過播放視頻短片或是圖片的形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或是可以通過邀請幼兒參與表演的形式來更多的吸引他們關注的目光,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可以讓幼兒在相關情緒的帶動下感受教師所要講授的課堂內容,幫助幼兒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最大程度的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參與音樂教學。另外,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游戲化教學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利用不同人物形象之間的關系,盡可能的為幼兒創造更加真實的教學情境,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可以讓幼兒在逼真的情境中,產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促進他們參與其中。比如在對《小紅帽》進行音樂教學時,在教學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帶領幼兒來對班級進行布置,以此來保證教學環境和真實情景達到最大程度的匹配,同時還可以將所涉及到的不同角色分配給幼兒,對他們進行角色的裝扮,讓他們能夠在氛圍的渲染和角色的引導下,快速融入到情景之中。
相關調查研究表明,角色扮演是當前身受幼兒園師生喜愛的一種游戲方式。幼兒們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對于音樂教學內容的演繹,從而實現對于課堂音樂知識的掌握。但是這種角色扮演的教學形式,對于教師課前準備工作的要求往往會比較高,它不僅需要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和內容來對游戲的各個環節進行精心的設計,同時還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掌控能力,能夠對幼兒游戲在進行過程中出現的無序狀態進行有效的控制,及時對現場出現的問題進行解決和指導。
結語: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它不但可提高幼兒的交際能力,更能夠促進其情感發育,是幼兒園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教育手段。音樂作為一門藝術性很強的學科,往往在表達的過程中比較抽象,會導致幼兒在理解的過程中出現困難。因此,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可應用游戲化教學手段作為連接幼兒與音樂的橋梁,從而不斷提高幼兒園音樂教學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