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會議:著力實現“六個穩”
7月31日,中央政治局年中會議研究當前經濟形勢,指出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經濟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并用“穩中有變”描述當前的經濟形勢,這與過去的“穩中向好”“總體穩定”等表述有所不同。會議部署了下半年的經濟工作,明確提出“六個穩”的政策目標,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要求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在擴大內需和結構調整上發揮更大作用,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會議同時提出要“堅決遏制房價上漲”。
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日前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二次會議,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重點研究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問題。會議將“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至更加突出的位置,認為在流動性總量保持合理充裕的條件下,這是解決實體經濟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關鍵。會議要求處理好“穩增長與防風險”“宏觀總量與微觀信貸”的關系,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小微企業的內生動力。
7月M2增速觸底回升 社融增速低于預期
7月M2同比增長8.5%,分別較預期值和上月值高出0.3和0.5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為1.04萬億元,低于預期的1.1萬億元;其中新增人民幣貸款1.45萬億元,高于預期的1.28萬億元,且新增貸款中以企業和居民貸款為主。其中新增企業貸款集中在中長期貸款和票據融資,顯示企業信貸質量有所提升。
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定調流動性要“合理充裕”
8月10日晚,人民銀行發布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對流動性的定調由“合理穩定”調整為“合理充裕”,將“管住貨幣供給總閘門”的表述調整為“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并新增了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合理安排工具搭配和操作節奏、加強前瞻預調微調等內容。報告還提出有彈性的匯率機制發揮了浮動匯率的“自動穩定器”功能,在保持匯率彈性的同時須堅持底線思維,必要時將采取逆周期調節。
外管局公布二季度金融機構直接投資數據
數據顯示,2018年二季度,境外投資者對我國境內金融機構直接投資流入221.37億元,流出165.15億元,凈流入56.22億元;我國境內金融機構對境外直接投資流出225.75億元,流入90.10億元,凈流出135.65億元。按美元計值,凈流出額為21.27億美元。
財政部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
財政部近日發布《關于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要求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進度,各地至9月底累計完成新增專項債券發行比例原則上不得低于發行額度的80%,剩余額度應主要在10月發行。
金融債券彈性招標發行將進行試點
8月13日,中國債券信息網發布《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關于試點開展金融債券彈性招標發行的通知》,允許金融機構在銀行債券市場招標發行金融債券時,有權根據事先設定的規則,動態調整最終債券發行規模。試點階段單期金融債券發行規模彈性調整比例不得超過其初始發行規模的50%,初期暫適用于開發性、政策性金融債券的發行,可根據試點情況逐步擴大試點范圍。
責任編輯:王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