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錦 李文武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應用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檢查方法,以CAG(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為金標準,采用統計學方法,分析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10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50%狹窄性病變)的靈敏度、特異度和準確度。結果:10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準確度為95.33%(102/107),靈敏度為88.24%( 60/68,60例真陽、8例假陰),特異度為94.87%(33/39,37例真陰、2例假陽)。結論: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顯著。
【關鍵詞】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冠心病診斷;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冠心病,又被稱之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主要是由于脂質代謝異常或者血液中的脂類物質堆積而形成白色斑塊,繼而發生的動脈粥樣硬化性病變[1],是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要疾病。冠心病分為五大類:隱匿性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臟病和猝死。根據流行病學研究資料顯示,我國近年來冠心病發生率呈現逐年上升發展趨勢,其中中老年人群是高發病人群[2]。
自從64層螺旋CT問世以來,其在冠心病患者的診斷中起著重大作用。64層螺旋CT具有高分辨率和強大的后期處理功能等,加上64層螺旋CT相對廉價且安全易行,因此逐漸成為評價和診斷冠心病患者的重要診斷方法之一[3]。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在2016年10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應用64層螺旋CT 進行冠狀動脈CTA檢查,以CAG(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結果為金標準,所有患者均在7d內進行CAG檢查。10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有60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年齡在40.21~85.36歲,平均年齡為(62.79±12.68)歲;體重在53.02~75.15kg,平均體重為(64.09±10.36)kg; 合并疾病類型:90例高血壓、17例糖尿病;主要臨床癥狀有:(1)不典型或者典型心絞痛、心悸;(2)胸前區不適或者活動受限。
1.2 方法
1.2.1 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 (1)檢查之前的藥物準備。對平靜狀態下心率大于65次/min的患者需在檢查前60min~120min口服50mg~100mg倍他樂克(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32025391;生產企業: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將心率控制在65次/min以下;(2)碘過敏試驗。給患者前臂靜脈注射2ml非離子型造影劑370mgI/ml碘海醇,觀察15min后患者無任何異常反應,則進行增強掃描;(3)掃描方法。采用美國GE公司生產的Light Speed 64層螺旋CT進行冠狀動脈增強掃描及重建技術成像,使用Light Speed 64層螺旋CT時注意穿刺肘正中靜脈,以4.0ml/s~4.5ml/s速率注射總共70ml造影劑,以3.5ml/s速率注射總共30ml生理鹽水。在氣管隆突至心臟膈面約20mm處采用螺旋掃描,再采集相關數據,使用智能造影劑跟蹤技術或者快速心臟成像分析工具等。
1.2.2 CAG 所有疑似冠心病患者在實施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診斷后,間隔7d左右實施CAG(由我院富有經驗的心內科醫師進行操作,經外周動脈穿刺置入導絲,選擇性向左冠狀動脈或者向右冠狀動脈開口插入導管,注射非離子型造影劑),使用專業的計算機軟件進行數據計算,分析冠狀動脈的具體病變部位和狹窄程度等。
1.2.3 圖像評價和圖像分析 根據美國心臟病協會冠狀動脈分段法觀察分析冠狀動脈:(1)LM——左主干;(2)LAD——左前降支;(3)LCX——左回旋支;(4)RCA——右冠狀動脈。將冠狀動脈狹窄范圍≥50%的冠狀動脈認為是臨床有意義的病變血管,采用雙盲法分析狹窄性病變結果。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
2 結果
10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的準確度為95.33%(102/107),靈敏度為88.24%( 60/68,60例真陽、8例假陰),特異度為94.87%(33/39,37例真陰、2例假陽)。
3 討論
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是一種安全可靠的診斷技術,本文研究結果顯示10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50%狹窄性病變)的準確度為95.33%(102/107),靈敏度為88.24%( 60/68,60例真陽、8例假陰),特異度為94.87%(33/39,37例真陰、2例假陽)。從上述研究數據不難看出,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對冠狀動脈狹窄的判斷具有較高的準確性[4]。
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診斷疑似冠心病患者過程中具有以下幾種優勢:(1)能夠從多個角度來顯示冠狀動脈主干或者較大分支,顯著提高冠狀動脈近中段的病變檢出率;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相比起傳統的冠狀動脈造影具有安全高和創傷小等優勢,繼而易被患者所接受;(2)CAG雖然能夠清楚顯示冠狀動脈狹窄,但是對冠狀動脈管壁斑塊的具體形態和具體性質存在一定缺陷,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能夠對CAG加以補充;(3)CAG所不易顯示的微小斑塊可以通過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加以顯示,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采取橫斷面掃描方式,相比起CAG具有高密度分辨力和清除顯示小病變優勢;(4)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技術能夠發現主要分支病變情況,在進行CAG診斷之前能夠讓術者有數據參考,繼而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降低手術失敗率。綜上所述,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顯著。
4.值得注意的問題
4.1 造影劑方面:大量造影劑注入人體內后,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嚴重者繼發造影劑腎病。因此檢查時,一定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對于相關危險因素,諸如嚴重的肝腎疾病、糖尿病、心力衰竭、外周血管性病變等,在滿足診斷要求的同時,要盡量減少對比劑的濃度和用量。
4.2 輻射劑量方面:隨著人們自身健康防護意識的提高,如何減少醫療糾紛,合理降低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中患者所受劑量成為我們日常工作中必須要重視的一個問題,。個人認為,在檢查中,應做到以下幾點:①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及適應癥的選擇。②在滿足診斷要求的同時,合理采用各種掃描方法,降低輻射劑量。③采用各種防護措施,做好患者的防護工作。④做好檢查前及檢查中的各項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避免重復掃描。
總之,隨著CT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及后處理技術的不斷發展,冠狀動脈成像檢查已成為一種日臻成熟的檢查技術,其在冠心病的臨床診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馮少仁,鄒衛兵,肖瓊等.64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評價隱匿型冠心病與危險因素的關系[J].中國全科醫學,2014,15(29):3435-3438.
吉立新.64排螺旋 CT 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15(7):1298-1300,1301.
邵江,牟華明,李俊等.128層螺旋CT冠狀動脈成像在冠心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4,13(1):34-36.
王明友,張忠濤.CT冠狀動脈成像與冠狀動脈造影診斷冠心病對照研究[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4,16(11):846-848,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