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萍 李章春 孫海波
【摘 要】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CAP)是成年男性的多發病和常見病,由于發病機制復雜影響因素多樣,治療效果不容樂觀。本文就CAP的發病機制和治療現狀進行簡要的概述,以期為CAP的治療和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發病機制;治療現狀
【中圖分類號】R697.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abacterial prostatitis,CAP)是泌尿男科門診常見的疾病,多發生在男性30~39歲和60~69歲年齡階段,全球發病率為3%~16%,在我國發病率高達35%左右[1]。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分類,CAP為Ⅲ型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疼痛綜合征(CAP/SPPS),臨床表現為會陰部、腰骶部疼痛不適、排尿或性生活等方面癥狀,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然而,CAP具體的發病機制還未明確,療效也不確定,成為廣大學者和醫務人員不斷研究的一個重點。為此,本文對CAP的發病機制和治療現狀作一簡要綜述,旨為CAP的研究提供借鑒和參考。
1 發病機制
1.1 微生物感染因素 該機制研究認為CAP可能由某種不明或罕見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如Li等[2]研究發現,CAP患者VB3或EPS的內毒素水平呈升高狀態,還有研究發現[3]有變形菌屬細菌和類芽孢桿菌存在CAP患者體內。
1.2 自身免疫學因素 免疫因素的研究近年來逐漸成為CAP發病機制的一個研究熱點,眾多研究也證實了CAP患者局部存在免疫異常等現象,免疫細胞或炎癥因子存在不同水平的升高。如Penna等[4]研究發現,CAP患者IL-6、IL-8等促炎性細胞因子和趨化因子會大量生產,Bai等[5]研究認為CAP患者外周血單核細胞中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FOXP3水平顯著下降,認為自身免疫是CAP潛在的發病機制。
1.3 神經內分泌因素 CAP發生可能受神經內分泌因素的影響,性激素的分泌紊亂可能會造成前列腺組織的淤血和不同程度的組織損傷[6],Keith等[7]通過對大鼠實驗研究認為,局部神經肥大細胞脫顆粒的增多和纖維密度增加能夠引起大鼠自發性前列腺炎的發生,該研究成為CAP神經內分泌因素發病機制的一個佐證。
1.4 氧化應激反應因素 研究發現氧化自由基在CAP的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CAP患者因前列腺組織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傷,能夠促使前列腺組織氧化應激反應加劇,活性氧簇與核酸、胞膜等反應會造成蛋白和核酸的損傷,從而導致CAP患者的抗氧化能力與正常人比較明顯下降。
1.5 其它因素 CAP的病因和發病機制較為復雜,除上述因素外,還有精神心理因素、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因素。
2 治療現狀
2.1 西醫治療 目前關于CAP常見的治療方法主要有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抗生素、非甾體抗炎鎮痛等藥物。研究顯示[8],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40%CAP患者通過抗生素治療能夠緩解癥狀或治愈,張前、宋玲玲[9-10]等采用吲哚美辛、尼美舒利等抗炎藥物對CAP患者進行治療,結果顯示抗炎藥物對CAP患者治療的效果顯著。據α-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滯劑研究表明,對于CAP癥狀出現時間較短,且以往沒有使用過該藥物的患者治療效果較好。
2.2 中醫治療 隨著對CAP治療研究的不斷深入,中醫治療方法在近年來逐漸受到重視。中醫研究認為[11],CAP為本虛標實之證,腎氣虛弱為本虛,氣滯血瘀為標實,中藥具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理氣解痙等作用,能夠對CAP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如六味地黃丸、復方牛苓顆粒、茵陳蒿湯、癃閉舒膠囊等在CAP的中醫治療上均取得較好的效果。
2.3 中西結合 在CAP中西結合治療上,張勇、郭東發等[12]將中藥與抗生素聯合對患者進行使用,結果發現,采用聯合用藥的患者疼痛癥狀療效滿意度和NIH-CPSI評分較高,表明,中西結合治療CAP效果也較為明顯。
2.4 綜合療法 由于CAP的發病機制還未明確,單純的藥物治療或單一的治療方法,效果并不能讓眾多患者滿意,因此,在目前CAP的治療方法上,綜合治療法逐漸被廣大患者所接受。如陳佐龍等[13]采用中藥治療與電針配合使用,結果發現治療效果顯著增強,孫海波等[14]對CAP大鼠進行基礎實驗研究,結果發現,游泳運動與藥物綜合治療組大鼠,其前列腺組織病理緩解程度明顯好于單純使用藥物治療組,表明游泳運動對CAP大鼠的康復具有促進作用,邱亞娟等[15]對CAP老年患者在使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結合慢跑、太極拳等有氧運動進行輔助治療,結果發現,輔以有氧運動治療的老年患者精漿免疫因子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3 結語
目前,對于CAP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還處于不斷地探索階段,盡管不同方法對CAP治療產生的效果不盡相同,但綜合治療方法逐漸成為趨勢并被廣大研究學者所認同,因此,在CAP的治療中,在傳統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還應進一步加強綜合療法的使用,力求使CAP的治療獲得最大的滿意效果。
參考文獻
孫海波,李歡,李章春等.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運動療法的研究現狀及治療機制探討[J].湖北體育科技,2018,37(3):223-225.
LI LJ,SHEN ZJ,LU YL,etal.The value of endotoxin concentrations in expressed prostatic secre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c prostatitis[J].BJU Int,2001,88(6):536-539.
齊旻芳,黃高翔,周雪娟.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34(8):1247-1249.
PENNA G,FIBBI B,AMUCHASTEGUI S,etal.Human bu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stromal cells as induceers and targes of chronic immuno-mdeiated inflammation[J].J ClinImmunol,2004,24(5):492-502
BAI J,WANG S,LIU J,etal.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ting CD4+CD25high regulatory T cells in men with 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J].Urolgy,2010,75(4):938-942.
董亞楠,張鑫.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醫藥,2015,11(9):40-41.
KETTH IM,JIN J,NEAL D,etal.Cell relationship in a Wister rat model of spontaneous prostatitis[J].J Urol,2001,166(1):323-328.
屠凌嵐,鄭高利.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機制及藥物治療研究進展[J].浙江實用醫學,2010,15(1):76-78.
張前,劉寧.吲哚美辛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 骨盆疼痛綜合征患者疼痛的研究[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3 ,24(6):422
宋玲玲,胡云飛,趙凱亮,等.尼美舒利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臨床觀察[J].醫學臨床研究,2009 ,26(8):1418
楊文濤,王晨輝.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療進展[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2,15(2):82-84.
徐澤杰,鄭文華,李錫主.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綜合療法的研究進展[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34(8):66-68.
陳佐龍,王廣武,楊若婭.電針配合中藥治療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J].針灸臨床雜志,2011,27(8):35-36.
孫海波,汪敏,李章春等.游泳運動與藥物綜合治療大鼠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的病理學觀察[J].重慶醫學,2016,45(13):1750-1752.
邱亞娟,龍建軍,陳元平.運動鍛煉對老年慢性非細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輔助康復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5220-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