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昶利
【摘 要】目的:探究PICC導管在急診重癥監護室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選取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入我院急診重癥監護室,并接受了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76例患者,對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對PICC導管置管成功率、置管時間、并發癥情況進行分析。結果:PICC導管一次置管成功74例,成功率為97.4%;置管時間為5~30分鐘,平均時間(14.03±7.26);留置的時間為4~180天,平均留置時間(80.32±52.06);PICC導管留置中發生并發癥發生率7.8%。結論:PICC導管在急診重癥監護室中的應用,能夠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減輕反復穿刺操作帶來的痛苦,且留置時間長,并發癥少的優點,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重癥監護室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經上肢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頭靜脈、肱靜脈,頸外靜脈(新生兒還可通過下肢大隱靜脈、頭部顳靜脈、耳后靜脈等)穿刺置管,導管尖端位于上腔靜脈或下腔靜脈的導管。置管操作簡便、創傷小、留置時間較長且并發癥少等特點;由于優點突出在臨床上得到廣泛的使用,可以減少傳統的插管途徑(例如頸內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置管引起的血氣胸、感染、空氣栓塞等嚴重并發癥;在需要長期靜脈輸液治療者,輸注刺激性,高滲性及黏稠藥物,腸外營養者,腫瘤化療者等中PICC較常用。患者病情危重時,需要應用各種藥物,而且給藥時間可能長,在搶救時需要有快速輸注靜脈的通路,以便搶救藥物泵入靜脈;反復的外周靜脈穿刺,可能難以滿足液體輸入、藥液外滲、靜脈炎等情況的發生[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入我院急診重癥監護室,并接受了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的76例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32例;年齡范圍26~80歲。
1.2 方法 評估患者外周血管及進行保護:盡早評估患者的可行PICC置管外周血管,例如:貴要靜脈,肘正中靜脈等外周靜脈;在不影響患者治療的前提下,告知護理人員,進行抽血、靜脈輸液穿刺等操作時,盡量避開能夠進行PICC置管的外周血管;
置管前準備:1)、選擇需置管的患者且符合PICC置管的適應證,與患者家屬交流,告知操作風險情況、可能意外、注意事項等,取得配合簽署知情同意書,并向患者家屬詳細講解PICC置管的目的,及對患者治療的利弊和意義;2)、插管前對清醒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同時操作醫師及護士人員需做好置管前準備,用軟尺測量從靜脈穿刺點至右側胸鎖關節處,再次確定選取的外周血管是可行PICC置管[2];
導管置入方法:患者體位平臥,上臂扎止血帶,對患者的靜脈充盈程度進行評估,確定穿刺靜脈、穿刺點。用B超評估血管,然后再測量至第3肋間的長度,穿刺處的皮膚進行整臂徹底消毒,鋪無菌巾情況允許情況下覆蓋患者全身,無菌生理鹽水或溶液脈沖式預沖導管,進針刺入選定的靜脈,用生理鹽水進行注射沖洗管腔,末端接正壓接頭,并用無菌透明敷料妥善固定[3]。穿刺后護理:詳細標記PICC導管穿刺日期,記錄上臂臂圍、置管長度、穿刺外周靜脈血管名稱,穿刺過程是否順利。穿刺第二日換藥,以后每間隔七日維護一次,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每周換新的正壓接頭;肝素正壓封管使PICC導管內保持正壓狀態,避免導管留置時間較久引起其堵塞。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表示,采用X?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PICC導管一次置管成功74例,成功率為97.4%(74/76);
2.2 PICC導管一次置管時間 置管采取簡化操作,昏迷病人未進行局部麻醉,穿刺留置成功較高;穿刺后用膠布固定,未行縫合固定;時間計算從使用物品準備至導管妥善固定完成,時間5~30分鐘,平均時間(14.03±7.26);
2.3 PICC導管留置的時間,患者病情治愈或好轉或治療療程結束拔管時間為4~180天,導管留置平均時間(80.32±52.06);
2.4 PICC導管留置中發生并發癥情況統計結果見下表;
3 討論
PICC導管穿刺置管,操作連貫性強,且可簡化部分操作,大大縮短操作過程,為搶救生命贏得時間,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及質量,保障了輸液的安全性。本研究結果:PICC導管一次置管成功74例,成功率為97.4%;置管時間為5~30分鐘,平均時間(14.03±7.26);留置的時間為4~180天,平均留置時間(80.32±52.06);PICC導管留置中并發癥發生率7.8%。有關研究報道:經右側鎖骨下靜脈穿刺方法,行中心靜脈置管;結果平均留置時間為29天,并發癥(導管堵塞、滲漏、脫落、感染等,血氣胸,局部動脈損傷等)發生率為23.3%[4]。由此可見PICC導管置管較其他中心靜脈導管,導管留置時間更長,且留置導管后并發癥發生率低,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安全。因此,PICC導管在急診重癥監護室中的應用,能夠迅速建立靜脈通道,減輕反復穿刺操作帶來的痛苦,且留置時間長,并發癥少的優點,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蘭艷萍.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在重癥監護室中的臨床應用與護理[J].臨床醫學臨床護理.2012,32(24):122-124.
崔盈盈.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在急診重癥監護室中的應用[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07):1183-1185.
馬小瑋,石紅,劉巖,劉蕊,修艷麗,夏娟.PICC置管在重癥監護室中的臨床應用與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護理研究.2015,15(16):109-112.
東文霞,喬愛珍,李新華.插管與鎖骨下靜脈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應用比較[J].中華護理雜志.2013,38(0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