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奕
【摘 要】目的:分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我院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100例,收治時間為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對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以及存活率加以對比分析。結果:在治療后,治療有效率為96.0%,存活率為96.0%,p<0.05,數據的比較差異顯著。結論: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在接受早期診斷以及治療后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治療有效率以及存活率均得到了提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臨床治療效果;糖尿病
【中圖分類號】R4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在臨床上是由于血糖水平上升而胰島素含量不足而引發的酸中毒。當患者發生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時,酮體會急速地產生,從而酮體會在血液中積累到引起患者酸中毒的濃度[1]。此外,由于患者機體內的胰島素缺乏,從而血糖水平會持續上升。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該給予早期診斷以及及時有效地治療,促進患者疾病的恢復[2]。本次研究我院100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具體內容如下:
1 患者的基線資料和研究方法
1.1 基線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我院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100例,收治時間為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本次研究對象經過相關檢查已經被確診為患有糖尿病酮癥酸。患者的男女比例為3:2,年齡為19~81歲,平均年齡為(55.9±7.7)歲。其中不存在糖尿病史的患者為8例,存在糖尿病史的患者為42例,且均已簽署相關知情聲明。
1.2 研究方法
1.2.1 胰島素治療 給予患者劑量為0.1U(kg·h)的胰島素靜脈滴注治療,從而保證患者的血清胰島素水平在0.1~0.2U/L,同時定期檢測患者的血糖水平的變化情況。在患者的血糖降低水平超過30%后,將胰島素的劑量改為0.2U(kg·h);如果患者的血糖濃度為13.9mmol/L,則靜脈滴注等滲的溶液,在患者的尿酮含量有所好轉時,將胰島素的注射方式改為皮下注射。
1.2.2 補液 在患者接受治療時,應該構建兩到三條的靜脈通路為患者補充血容量,主要包括口服補液以及胃管補液兩種方式。結合患者的自身情況確定補液量,在正常情況下糾正患者的失水情況時,應該補液4000~8000毫升,在補液時以先快后慢為原則。在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在最開始的兩小時內應該補液1000~2000毫升,從而快速地補充血容量,使患者的腎循環以及腎功能得到改善。在患者的血壓上升,且尿液的增加量超過40ml/h時,應該減慢補液的速度。
1.2.3 糾正酸中毒 選擇碳酸氫鈉給予患者補堿處理,在二氧化碳與患者血漿的結合率增加到30%時應該停止補堿。給予患者補堿處理,有助于患者心肺功能以及外周循環的改善。
1.2.4 糾正電解質 主要采取鉀進行補電解質處理,應該結合患者的血鉀水平以及尿量等實際情況對患者采取合理的補鉀處理。如果患者的的腎功能損害不顯著,且血鉀水平<5.1mml/L,尿量水平>17ml/h,在患者接受治療時就應該給予患者補鉀處理,以見尿補鉀為原則,同時監護患者的血壓以及心電圖。
1.2.5 預防和治療誘發因素 由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病因之一為感染,因此需要根據致病菌的種類給予患者及時有效的抗生素治療;此外,其可以防治腦水腫,且可以促使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結合患者的自身情況有針對性地為患者提供護理干預。
1.3 觀察指標 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以及存活率加以對比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將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總有率以及存活率采用統計軟件SPSS17.0加以對比分析,二者采用卡方檢驗進行分析,如果p<0.05,數據的比較差異顯著。
2 結果
在治療后,有96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顯的好轉,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6.0%;在治療后,96名患者存活下來,患者的存活率為96.0%。
3 討論
在臨床上,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疾病,其是指患者血液中的酮體積累到一定程度從而導致的酸中毒,在正常狀態下,患者血液中會產生少量的酮體,其可以為人體供能[3]。患有該病的患者均存在糖尿病史,該病的誘發因素主要為創傷、不合理用藥以及勞累等,且患者常常伴隨有多種并發癥,主要包括低血鉀、低血糖以及高氯癥等。在臨床中,需要給予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及時有效的治療,否則將會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時診斷病情以及給予合理和科學的治療,可以顯著促進患者的病情康復[4]。
在診斷患者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癥狀時,如果患者的血糖上升程度較為顯著,且尿酮的檢測結果為陽性,存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癥狀時,就可以確診為患者患有糖尿病酮癥酸中毒[5]。如果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臨床體征不顯著,則應該結合患者的病史再對患者的病情加以診斷。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應該及時地進行補液處理,從而使患者的血容量以及失水狀態加以恢復;同時需要給予患者胰島素治療,使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的范圍內;給予患者補堿處理時,主要選擇碳酸氫鈉作為補堿的物質,從而有效糾正患者的酸堿紊亂;在對誘發因素加以控制和預防時,同時應該對并發癥加以控制[6]。
在本次研究中,有96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顯的好轉,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為96.0%;48名患者存活下來,患者的存活率也為96.0%。綜上所述,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在接受早期診斷以及治療后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治療效果,治療有效率以及存活率均得到了提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湯亞萍,徐春華,寧淑貞.急診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應用整體護理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5,21(25):122-123.
祝莉麗.胰島素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昏迷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5,35(10):11-12.
李世紅.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4):87-88.
俞冬梅.糖尿病酮癥酸中毒40例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甘肅科技,2016(16):141-142.
李昌燕.糖尿病酮癥酸中毒3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6,3(21):133-133.
隋洪君.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治療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