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連 黃莉 劉翠冰
【摘 要】目的:在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治療期間采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分析護理要點及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在我院患者中隨機入組64例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均實施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選取時間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根據數字表法均分,納入實驗組的32例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納入對照組的32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對比對照組患者,差異明顯(P<0.05)。結論:在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治療期間采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及優質護理,可明顯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早期上消化道腫瘤;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護理要點;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目前,臨床上廣泛運用內鏡診斷及內鏡治療,臨床治療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時采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效果確切,作為新型技術可有效清除腫瘤[1]。手術治療可導致患者出現應激反應,需要加強患者護理干預。此次探究中選取了64例患者,分析了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治療期間采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的護理要點及對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自我院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診治的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中選取64例,均知情同意,均實施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根據數字表法分組,32例實驗組患者年齡31歲至71歲,中位年齡51.2歲,男女比例20:12;32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2歲至72歲,中位年齡51.4歲,男女比例21:11。將2組患者入組各項臨床數據進行對比分析,結果為差異不明顯(P>0.05)。本組探究中,腫瘤所在位置包括胃竇、食管、胃體及胃底、胃角。
1.2 方法 納入對照組的32例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護士需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待患者入院后,利用健康講座促使患者加強了解疾病相關性知識及手術流程等,促使患者及其家屬深刻認知疾病及手術并增強治療疾病信心。護士需為患者提供心理疏導,主動溝通患者及其家屬,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并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疏導患者焦慮情緒及恐懼情緒等,促使患者手術耐受性有所提升。
納入實驗組的32例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在對照組患者護理基礎上,增加以下護理措施:(1)術前,護士需評估入院患者病史及全身臟器功能,告知患者禁食12h、禁水6h,術前0.5h,給予患者實施靜脈輸注或者肌肉注射解痙藥物,為患者建立有效靜脈通道并在患者右手臂留置靜脈針。護士需監督患者家屬在手術同意書上簽字后詳細告知患者家屬手術效果及不良反應等。(2)術中,護士需嚴格遵照無菌技術操作流程進行手術,避免操作不當,觀察患者血氧飽和度及心率等體征,及時吸出患者口腔中分泌物以避免患者出現誤吸,注意患者是否出現穿孔征象,對食管病變手術患者的頸部變化進行密切觀察并隨時觸摸胃部病變患者的上腹部,檢查患者是否出現腹脹或者腹肌緊張情況,給予存在口唇發紺及血氧飽和度下降的患者開展及時對癥處理,觀察患者的呼吸音是否減弱并及時了解患者穿孔后肺壓縮情況。采取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期間,護士需對高頻電各種參數進行及時調整,選擇電刀時確保型號合適,標記時,需把握好海博刀部分或者電刀與組織間距離。(3)術后,護士需將初步處理后的內鏡及附件送至消毒間,將使用過的一次性用品放于醫用垃圾袋中,固定標本后送檢,給予懷疑癌變患者實施邊緣染色處理,對病灶是否切除干凈進行細致查看。術后,患者徹底清醒后觀察0.5h,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了皮下氣腫、嘔吐及腹痛、便血等。叮囑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并叮囑患者術后禁食6h,食用流食,術后48h可食用無渣食物,為患者提供胃黏膜保護劑治療。(4)護士需為出院后患者實施出院指導,叮囑患者定期復查,胃鏡檢查時間是出院后第3、6、12個月。
1.3 效果評估 護理滿意度根據我院自擬調查問卷統計。
1.4 統計學分析 本組使用SPSS19.0軟件,計量資料行t檢驗(均數±標準差),計數資料行檢驗(率),P<0.05,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分析獲知,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87%(31/32)明顯更高,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75.00%(24/32),差異明顯(P<0.05),=6.3354。實驗組患者中,滿意20例、基本滿意11例、不滿意1例,對照組患者中,滿意10例、基本滿意14例、不滿意8例。
3 討論
臨床分析發現,若想成功實施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需要做好術前常規護理,還需要對內鏡治療所需各種器械使用方法進行熟練掌握,主刀醫生需要依據個體性差異為患者選擇恰當器械實施手術治療,治療期間,需要細致觀察患者體征及癥狀變化,根據患者手術類型的不同進行對應護理。優質護理在臨床上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屬于新型護理模式,可促使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提升,將其應用于接受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的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中,可獲得理想護理效果[2-3]。臨床分析發現,給予接受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的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實施常規護理,不能滿足患者護理需求,不能獲得理想護理效果,患者心理狀態較差,護患溝通不順暢,因此,臨床上提出了優質護理。
在接受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的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優質護理期間,需要關注患者內心狀態,為患者提供對癥治療,充分溝通患者,對患者實際護理需求進行了解,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清晰掌握,制定優質護理流程,對護理流程進行優化的同時促使患者舒適度增加,利用成功案例促使患者積極配合護理,促使患者手術順利完成,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可對改善患者預后存在積極作用[4-5]。
本組研究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96.87%(31/32)明顯更高,對比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75.00%(24/32),差異明顯。臨床實踐證實,在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治療期間采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及優質護理具有可行性。
綜上,在早期上消化道腫瘤患者治療期間采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及優質護理可明顯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推薦。后續探討中,需增加患者選取數量,將患者選取時間延長,對優質護理措施進行進一步完善,對護理流程進行優化,對護理內涵進行深化,促使護理措施更加貼合醫院實際,更加符合患者護理需求,增加本組研究臨床指導意義及借鑒價值。
參考文獻
潘鋒.內鏡是消化道惡性腫瘤篩查早診早治核心技術——訪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教授[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14): 1-3.
李俊音,周建軍,李怡.綜合護理干預在內鏡黏膜剝離術治療上消化道腫瘤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醫藥衛生,2018,34(08): 1243-1245.
鄧兆享,林文浩,彭杰雄,等.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和細胞毒素相關蛋白A檢測在上消化道腫瘤中的價值[J].中國熱帶醫學,2018,18(02): 162-165+175.
焦新月,邱會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早期上消化道腫瘤的護理配合[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01): 69-70.
高晶晶,陳興蓮.心理干預在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治療消化道早期癌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8,26(02): 2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