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麗
【摘 要】目的:研究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效果。 方法:將116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間收治),隨機分對照組、實驗組,對照組予以傳統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予以綜合護理干預。 結果:實驗組和對照組干預后比較,其產后出血率更低,產后2h、24h的出血量更少,P<0.05。 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對預防產婦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綜合護理干預;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干預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4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產后出血在產科臨床中屬于一種常見的出血性并發癥,是指當產婦在胎兒分娩后24h內的出血量不小于500ml[1]。一旦發生產后出血,考慮到病情發展迅速應盡早接受救治,以免產婦因失血過多而造成休克,病情嚴重者甚至可能直接致死,嚴重威脅生命安全,降低生存質量。故本文意在評價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效果,對在本院治療的116例產婦進行實驗,以下是詳細敘述。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線資料 研究對象: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分娩的116例產婦。根據收治時間依次排號,奇數是對照組,偶數是實驗組,一組各58例。在對照組中,年齡(22-34)歲,平均(25.46±2.64)歲;孕周(36-42)周,平均(38.37±0.54)周;初產婦占36例,經產婦占22例。在實驗組中,年齡(23-35)歲,平均(26.08±2.77)歲;孕周(37-41)周,平均(38.24±0.46)周;初產婦占39例,經產婦19例。兩組產婦在年齡、孕周與生產產次等方面均差別不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傳統護理。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干預。(1)健康宣教。醫護人員需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給產婦講解分娩流程和注意事項,讓她們意識到宮縮乏力產后出血的嚴重性與防治的必要性。教會產婦如何放松軀體和正確呼吸,飲食遵循“易消化、高熱量、少食多餐”原則,同時叮囑她們做到睡眠與攝入水分充足。(2)心理干預。幫助產婦學會當不適癥狀發生時如何自我應對,對提出的問題溫和耐心解答,增強產婦面對分娩的信心。分娩期間,醫護人員需全程陪同,并通過語言、肢體等形式提供心理支持,使產婦情緒保持穩定。(3)產程護理。①第一產程:實時注意產婦身體狀態,其水分、營養、休息需求應全面滿足。觀察產程時間、胎心及宮縮程度,若產程較長產婦可適時提供縮宮素治療,同時手術及術后出血工作需提前準備;若產程較短產婦需給予指導,防止她們由于過早用力而使軟產道遭受傷害,從而引發產后出血。②第二產程:對產婦會陰部進行保護,找到切開會陰的最佳時間。當產婦送至產房后,為方便輸血與急救,應開通靜脈通道。當圍產兒前肩分娩后,對宮縮乏力產婦給予縮宮素(劑量20U,肌注)。③第三產程:注意產婦宮縮及陰道出血程度,當胎盤完全娩出后對子宮按摩,并壓出子宮內積血,提供縮宮素與米索前列醇治療。(4)產后護理。產后2h是發生產后出血的主要時間點,醫護人員應密切觀察產婦病情變化,對陰道出血量、宮縮程度及生命體征做好記錄。鼓勵產婦實施早期母乳喂養,有利于增強宮縮力度,避免產后出血。告知產婦排尿應及時,若產婦無法下床或有尿潴留前兆需提供導尿支持。做好產婦保暖工作,為保證體力充分應攝入足量的食物。
1.3 觀察指標 將兩組產婦的產后2h、24h出血量與產后出血率進行組間對比[2]。
1.4 統計學處理 本實驗數據均要進行處理統計,軟件應用SPSS20.0版,兩組產婦的產后2h、24h出血量以“”形式表達,采用t檢驗;產后出血率以“%”形式表達,采用卡方檢驗。如果P值小于0.05,則組間各項數據比較存在顯著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 實驗組產后2h、24h出血量較對照組均更少,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1 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率 實驗組:產后出血例數4例,產后出血率為6.90%。對照組:產后出血例數13例,產后出血率為22.41%。觀察兩組產后出血率,實驗組遠遠低于對照組,兩者相比差別有統計學意義(=5.58,P=0.02)。
3 討論
截至目前,產后出血的發病病因尚未有準確定論,產婦凝血功能出現障礙、軟產道遭受損傷、胎盤因素與子宮收縮乏力等都可能引發產后出血。并且經多數研究證實,各種影響因素并不存在標志性的界限,產后出血病情的加重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宮縮乏力是其主要致病因素,故在醫學臨床上防治產后出血多遵循“增強產婦的子宮收縮力”原則。為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效果,本文實驗組在傳統護理基礎上聯合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心理干預、產程護理與產后護理4個部分。其中,健康教育是為提高產婦的醫學知識水平,做到避免引發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心理干預是通過提供心理支持,緩解產婦的身心壓力,有利于產婦分娩;產程護理與產后護理要求對產婦分娩時、分娩后的生命體征實時監,并應用縮宮素和米索前列醇等藥物治療,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綜合護理干預相比傳統護理,具有“全面性、系統性、科學性”特點,保證患者的生理需求與心理需求均可得到滿足[3]。
據本次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干預后對比,其產后出血量與產后出血率均有效減少,兩者相比差別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言而總之,對產婦提供綜合護理干預,出現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風險可大大降低,值得今后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雷海英.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產婦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s1):104-105.
葉慧珍.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1):80-82.
王建芳.綜合護理干預在預防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應用效果評價[J].醫學信息,2016,29(16):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