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麗
【摘 要】目的:對品管圈在提高骨科優質護理質量中的作用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3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進行品管圈護理,跟蹤觀察患者護理滿意度與護理質量差異。結果:對照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83.7%,觀察組為97.7%,相較之下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P<0.05);觀察組護理工作落實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0%,觀察組為2.3%,相較之下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P<0.05)。結論:為改善骨科護理質量,可在骨科優質護理工作中實施品管圈,實踐表明,品管圈的實施對于提高骨科優質護理質量具有積極影響,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可加以推廣。
【關鍵詞】品管圈;顧客護理;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68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是指同一工作場所中的人們組成一個小團體,相互合作,參照一定的活動程序,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是一種全員共同參與的管理方法[1]。因為交通或者是生活意外造成醫院的骨科患者眾多,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病情不同、對于護理的要求有所差異,為此,患者對于護理的滿意度不高。近些年來,品管圈被應用于臨床管理中,效果顯著,本文就此進行深入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收治的86例骨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先后將患者平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各43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年齡14~78歲,平均年齡為(48.5±6.3)歲,女21例,男22例,護理人員有2名,均為女性,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8.2±2.7)歲;觀察組患者年齡16~75歲,平均年齡(49.2±5.6)歲,女20例,男23例,護理人員1名,均為女性,年齡20~35歲,平均年齡(27.9±2.8)歲。所有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較?。≒>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在患者入院后開展生理指標檢測、疾病宣傳與健康教育、術后遵醫囑給藥、觀察病情變化、換藥等,并依據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予以處理。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實施品管圈管理。首先,建立品管圈專項護理小組。該小組由6名護士組成,護士長為組長,和小組成員共同商討制定護理方案,明確工作細節。小組成員具有自主擬定護理計劃的權利,護士長作為監督人員,需監控護理工作與管理制度的落實情況,并對護理人員進行必要的工作指導[2]。其次,編制護理計劃。護理人員依據以往的工作經驗確立階段性的工作目標,對已有計劃進行修正,實現持續改善護理質量的目標。然后,需全面了解工作現狀,確立合理的工作目標,要點如下:(1)編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從護理及時性、心理支持、用藥護理與人文關懷四個方面出發制定20個問答題目,對護理質量進行調查,每道題滿分為5分;(2)編制不良事件統計表,對實施品管圈前后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進行調查統計,質量管控目標為不良事件發生率不得高于5%;(3)編制護理工作落實度評量表,就晨間護理、晚間護理、臥位護理、排泄護理、安全管理、其他護理等方面進行評分,評估護理服務的落實情況,每項滿分為10分。最后,護理計劃落實。護士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實現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1)定期組織護士進行集中培訓,強調操作的規范性;(2)加強護士與患者間的溝通,需對患者需求及時作出反饋;(3)護士需全面掌握各項規范制度;(4)編制應急處理方案,通過演習強化護士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1.3 觀察指標 通過調查表比較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總分為100分,60分以下為不滿意,61~84分為一般,85分以上為滿意,滿意度=(滿意+一般)/總例數×100%。
同時通過就調查統計表對護理工作落實度進行分析,并統計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技術資料(%)行 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表示組間數據差異較大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83.7%,觀察組為97.7%,相較之下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2 護理工作落實比較 兩組護理工作落實評分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觀察組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如表2。
2.3 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0%,觀察組為2.3%,相較之下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P<0.05),詳細數據如表3所示。
3 討論
就當前的臨床經驗來說,骨科病癥日益復雜,患者在遭受病痛折磨的過程中自身的情緒低落、易怒,對于護理工作的要求更高[3]。將品管圈管理應用于骨科護理工作中,實現了優質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品管圈管理強調的是全員參與,醫護人員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扶持、共同進步,這種“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在為護理人員提供了和諧工作環境之余,激發了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有利于工作質量的提升。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83.7%,觀察組為97.7%,相較之下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更高(P<0.05);觀察組護理工作落實各項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7.0%,觀察組為2.3%,相較之下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P<0.05)。
綜上所述,在骨科護理改進中實施品管圈效果顯著,可以顯著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并控制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王美千,蔡貴軍,潘桂梅.骨科優質護理的發展研究[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4,30(2):151-153.
周文娟,胡德英,吳莉,等.創建骨科優質護理溫馨病房的實踐[J].護理學雜志,2010,25(22):15-17.
文衛平.綜合骨科優質護理服務試點的做法及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9):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