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蕓蕓 方琛 曹娜
【摘 要】為分析當前護理職業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程度以及職業生活質量,通過對醫院護理人員隨機抽樣,并使用國際通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以及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評定量表(WHOQOF-100),對測試結果進行評價與分析,針對存在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護理職業;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護理工作有著任務重、工作雜、壓力大等特點,臨床護理更甚。隨著當前護理工作量的不斷加大,處于臨床護理一線的護士往往會出現倦怠、疲憊等現象,帶來護理人員積極性不高、工作熱情下降、責任意識降低等問題,極有可能導致醫患關系緊張、引發醫療事故,甚至出現護理糾紛[1]。因此,對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以及職業生活質量進行科學調查評估與分析,找出原因并提出解決辦法非常重要。本文就此開展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研究對象上,為我院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在職的護士,數量為38例,均為年齡在23-48歲之間女性。將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工作的護士設置為觀察組,數量為19例,年齡在23-47歲之間。將其他科室的護士設置為對照組,數量為19例,年齡在24-48歲之間。對對照組和觀察組護士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后顯示,兩組護士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兩組護士均實施SCL-90以及WHOQOF-100的調查,通過這兩種量表對護士的心理健康和職業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在實際的調查過程中,先期搞好說明與培訓,并進行集中指導,爾后發放問卷填寫,填寫完成后將問卷集中收回。
1.3 療效標準 研究中需對兩組護士的SCL-90以及WHOQOF-100量表中各項條目進行評價。SCL-90條目為軀體化、強迫、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最終需要統計總分。WHOQOF-100條目為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獨立性領域、社會關系領域、環境領域、精神支柱,最終需統計總生活質量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需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軟件。通過使用t檢驗和()對計量資料進行表示,若數據的差異顯示為(P<0.05),則表示最終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在SCL-90評分上,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和非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除開恐怖因子和偏執因子差異不明顯,其他因子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WHOQOF-100評分上,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和非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除開環境領域評分和精神支柱評分差異不顯著,其他因子評分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2所示:
3 討論
通過本次研究顯示,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的國際通用癥狀自評量表評分明顯的高于非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的護士,同時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在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評定量表上明顯的低于非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這一結果說明,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在職業心理健康和職業生活質量上和非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護士有著較大差異。
通過分析發現,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主客觀需求之間的失衡、工作量大等原因造成的,基于這一情況的出現,則需要對護士的職業心理健康以及職業生活質量進行相應的關注,以期改變其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程度[2]。尤其是對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的護士,更是需要對其實施及時有效的干預。首先需要使用合理的護理管理方式,在實際的護理管理過程中可使用彈性排班等方法管理,讓精神狀態較好的護士參與到護理一線的工作中,讓精神狀態不佳的護士得到充分的休息,通過這一方式保證到所有護士的生活質量。另外可需要對護理環境進行關注,在神經外科重癥監護室中對護理環境進行改善,讓所有的護士均能夠在較好的護理環境中工作,避免由于環境因素對護士的心理健康情況造成影響,避免無法較好的實施臨床護理[3]。同時,良好的護理環境也能夠盡可能的緩解護士的心理壓力,提升護士的心理健康程度,這對臨床護理效果的提升均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需要保證當前護士工作中的職業心理健康以及職業生活質量,以期更好的為患者實施臨床護理。
參考文獻
張向楠,郭曉杰.護士職業心理健康和職業生活質量研究[J].黑龍江醫學,2013,37(4):299-300.
韓慧娟,李瑛,王玉萍等.軍隊三甲醫院護士心理健康與工作壓力及應對方式[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6):849-851.
蘇麗西,何靜,陳英等.綜合醫院護士心理健康與職業倦怠、離職傾向研究[J].廣西醫學,2015,37(1):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