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建霞 趙小燕 房夏玲 陳寧
【摘 要】目的:研究觀察采用舒適護理干預模式對改善小兒急性哮喘護理質量的效果。方法: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急性哮喘患兒80例,研究時間段為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利用隨機數字表格法分組,均分為4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兒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兒接受舒適護理。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中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醫院治療急性哮喘患兒的護理工作中實施舒適護理工作有利于提升護理質量,改善護理效果。
【關鍵詞】急性哮喘;舒適護理;急診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作為一種臨床上常見的慢性變態反應性氣管炎性病變,哮喘早兒童群體中更容易發生,主要體現為氣促、胸悶、咳嗽和嚴重喘息癥狀,并且存在反復發作的情況,通過藥物治療難以達到治愈[1]。在臨床治療工作中,同時還需要加強護理干預措施,重視對患兒的身心護理,開展有效的健康知識宣教,提升其防治哮喘疾病的知識,進而達到消滅病因、減少復發的效果。本次研究中探討舒適護理干預對急性哮喘患兒的護理效果,研究報道如下。
1 研究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的研究對象均為在本院接受治療的急性哮喘患兒80例,研究時間段為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利用隨機數字表格法分組,均分為40例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兒男女比為23:17,年齡集中在2歲至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6±0.52)歲;觀察組患兒男女比為21:19,年齡集中在2歲至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1±0.69)歲。經數據對比顯示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在對照組中僅實施常規護理,如飲食干預、用藥指導和簡單的健康教育。而觀察組則是實施舒適護理干預,具體內容為:(1)生理方面的舒適護理[2]。將患兒的體位調整至舒適的狀態,在急救的過程中要實施端坐前弓位或者半臥、坐位,保證其能夠全身放松,并對其呼吸進行指導。當發現存在持強迫受限體位時,則應加柔軟的坐墊、靠背墊。重視氣道舒適護理,時刻密切的對患兒生命體征進行觀察,如果有必要則可以向氣管滴入藥物,或者使用超聲霧化吸收濕化氣道內痰液,通過多飲水的方式將痰液排出,進而有效的保證氣道的通暢。在吸痰的時候可以選取柔軟的吸痰管,如果情況嚴重則需行氣管插管或者切開手術,進而對痰栓進行清理。在吸氧的時候,要使用合適的吸氧方式以及器械,控制氧流量在1~3L/min之間。在患兒睡眠時,行睡眠護理,室內光線要保證柔和,隨時保持床品和衣物的干凈,避免對睡眠質量產生影響。在患兒用藥時要指導其噴霧劑的使用,避免過多使用,謹遵醫囑進行用藥。病房內要及時的打掃和整理,定期的消毒,保持環境良好的衛生狀況,經常開窗通風,其溫度以及濕度應保持在合適的水平[3]。(2)心理方面的舒適護理。針對每一位患兒的心理特點以及行為習慣進行分析和總結,采用示范、暗示、說服或者誘導的方式開展心理疏導,使其情緒反應得到穩定,提升其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在護理時可開展親情咨詢等服務,改善與患兒家屬的溝通交流情況,提升與患兒的情感聯系。實施松弛反應訓練措施,教會患兒放松的技巧,進而有效的消除恐懼焦慮的不良情緒。(3)社會層面的舒適護理[4]。護士要時不時的和患兒、家屬進行溝通,構建舒適的社會氛圍,多給與患兒精神以及情感上的支持,提升其心理滿足感。
1.3 療效標準 護理效果的評估依據為《兒科學》,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痊愈:患兒的肺功能徹底恢復正常,其咳嗽、喘息以及胸悶等癥狀均消失;顯效:各類相關癥狀均消失,但仍會偶爾發作;有效:患兒的癥狀改善達到一個級別;無效:各項癥狀、體征均無任何明顯的改善。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中全部數據均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接受t檢驗,計數資料率接受檢驗,在P<0.05時提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將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進行評估和對比,結果表明觀察組中患兒總有效率為92.50%,對照組中患兒總有效率為75.00%,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急性哮喘在小兒群體中較為多發,對其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響,臨床研究顯示開展科學合理的舒適護理措施有利于提升患兒的舒適程度,改善患兒的生理以及心理感受,促進病情的康復。本次研究中采用舒適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在良好的社會舒適護理以及環境護理背景下,患兒的心靈獲得較大的滿足和安慰。同時在積極的心理層面的護理下,有效的對患兒因為疾病導致的心理應激情況以及不良情緒進行調節,讓患兒能夠身心愉悅,提升治療依從性,在內心得到安慰和支持,使心理舒適感受提升,提升康復效果,加快康復速度。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工作中,實施舒適護理干預極高的臨床價值,包括[5]:(1)通過舒適護理干預能夠改善患兒的物理環境,減少影響病癥發作的因素。(2)當應急診治哮喘急性發作的過程中,有利于預防病情加重,避免發生各類并發癥,減少哮喘病情發作時引發的各類心理應激反應以及不良情緒,促使患兒能夠更好的對治療和護理進行配合。(3)開展舒適護理還有助于控制并且緩解哮喘癥狀的發作,促進患兒形成健康的行為習慣,提升其自我預防以及管理意識,在疾病轉歸和預后方面也將發揮極大的作用。相關研究顯示,舒適護理干預對于患兒生理層面的護理起到效果的同時,也對患兒的社會生理影響產生了積極影響,顯著的緩解了疾病帶來的痛苦,使肺功能和腎上腺功能改善,激素藥物的使用量得到減少,避免產生藥物依賴性。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充分的表現了舒適護理干預模式的人文關懷理念的優越效果。但是在開展護理的同時,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從護理工作人員的方面來講,由于該模式強調護理對象的的專業性、綜合性以及科學性,則必須要求護理工作人員有著較高的護理專業技能水平,在藥理學、心理學、病理學、解剖學等方面均有著較高程度的掌握。
總結以上資料,在醫院治療急性哮喘患兒的護理工作中實施舒適護理工作有利于提升護理質量,改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黃華敏.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探究[J].當代醫學,2016,22(36):260-261.
張霞美.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3):80-81.
李洪芹.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今日健康,2016,15(11).
李慧.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6):88-88.
趙巧云.舒適護理模式在小兒急性哮喘急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0):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