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四蘭 劉佳美 徐玲 唐虹
【摘 要】目的:探討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運用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間我校的50例臨床專科學生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抽樣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而觀察組則運用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對比分析兩組教學效果。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學生學習成績評分較高,組間比較差異明顯(P<0.05);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臨床帶教教師評價滿意度高,組間對比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臨床上將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運用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婦產科護理教學;護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人們對醫療質量,尤其是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一定程度上給臨床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但是在傳統的護理教學中,通常只注重學生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基本知識,而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合作技能以及主動學習能力[1]。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TBL)作為新型的一種教學模式,重視人的實踐性、靈活性以及創造性,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2]。因此,本文對婦產科護理教學中運用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校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間的臨床專科學生5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樣法分為兩組,每組25例。對照組年齡22-25歲,平均(23.7±2.1)歲,其中20例為女性、5例為男性;觀察組年齡21-25歲,平均(23.6±2.2)歲,其中22例為女性、3例為男性。兩組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等對比無區別(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即根據教學大綱,指導學生進行課程學習。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則運用以團隊為基礎教學法,通常包括五個方面內容,如下。
1.2.2.1 學生分組 按照5-6個人一組的方式將全班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小組,分組時,學生代表和教師一起進行商議和討論,將個人之前的學習成績作為基本依據,依次將成績差、中、好以及女、男學生分到各組中,并且盡量將同一寢室的學生劃分到一個小組,有助于學生開展討論。同時,小組成員經過自我推薦和討論后,選擇一名能力較強的學生作為小組組長,負責協調、組織以及管理組內學習。
1.2.2.2 教學內容和時間 選擇3年級第2學期開展教學,以婦產科護理為主要內容,重點為卵巢癌和宮頸癌患者的護理。
1.2.2.3 課前準備 一般來說,課前準備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教學準備。明確教學要點,學生將要點作為基本依據,開展課前準備和閱讀,將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作為基本依據,精心為學生準備自學材料,包括相關文獻、病例、PPT講義以及相關教材等,并且給學生講解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方法的相關內容,使學生正確認識和了解教學的要求和目的,包括學生需要掌握的要點、概念、認知級別以及知識點等。同時,課前1周,在學校的數字化教學平臺Blackboard上上傳學習資料,有助于學生下載自學;②設計教學內容。教師需要準備相應的課堂測試題,包括應用性練習題、小組測試以及個人測試等,測試的目的主要為對學生掌握教學要點的情況進行考察和了解,其中個人測試題的難度適中,但是與個人測試題相比,小組測試題的難度較大。在本次研究中,將卵巢癌和宮頸癌的相關知識作為基本依據,包括臨床分期、病因、轉移途徑、病理特點、護理和治療原則、輔助檢查方法以及臨床表現等,共設計了12道小組測試題,22道個人測試題。而應用性練習題是將編寫好的案例作為基本依據給出問題,通常備選答案沒有對錯之分,學生通過討論和商議后獲得最佳答案,并且應用性練習的目的是對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進行考察。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應用性練習題進行編制時,應該將4S原則作為基本依據,即選擇有意義、恰當的問題,每個小組討論的問題都相同,小組要及時匯報發現的問題以及所做出的具體選擇。同時,我們將編寫好的1個卵巢癌病例和1個子宮頸癌病例作為基本依據,對應用性練習題進行設計,比如將患者的實際情況作為基本依據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法、明確患者的護理問題、將針對性護理措施提出來等。
1.2.2.4 實施教學方法 本章節包括3個學時,均用于TBL課堂討論、階段評估以及總結,并且教師將小組數量作為基本依據,將相應的小組文件袋事先準備好,里面裝的內容包括小組、個人答題紙以及小組、個人測試題等。上課后,將個人答題紙和個人測試題統一發放給每一個學生,要求學生在不看參考資料的前提下,完成個人測試,由助教和教師負責改卷評分。結束個人測試后,將小組測試題發放給學生,答題的過程中,小組成員可以互相討論,完成答題后,小組之間交換答題紙,互相批改,并且在黑板上公布小組成績。教師將小組和個人測試情況作為基本依據,總結教學內容,及時將學生容易混淆的地方指出來,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基礎知識。
1.2.2.5 評價效果 學生總成績包括應用性練習成績、小組測試成績以及個人測試成績,結束TBL課堂后,立刻將TBL反饋調查表發放給學生,對學生對TBL的評價進行了解,內容主要包括對TBL教學滿意情況、影響TBL教學效果的因素以及TBL教學的作用三個方面,評價則分為兩級,分別為否和是。學生在對問卷進行填寫時,采用匿名的方式,完成填寫后及時收回,本次研究共發放50份問卷,回收50份有限問卷,回收率為100%。
1.3 觀察指標 運用學習成績評分量表評價兩組的學習情況,包括溝通結束、理解別人、信息給予、信息收集、溝通啟動以及溝通技能成績等六個方面內容,得分與醫患關系呈正比關系[3],并且運用自制調查量表對兩組學生對臨床帶教教師的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價,包括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三個等級。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采用SPSS15.5軟件分析,運用t和分別檢驗組間計量與計數資料比較,以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學習成績評價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學生學習成績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生滿意情況對比 觀察組的臨床帶教教師評價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在護理學專業中,婦產科護理作為比較重要的一門臨床課程,通常情況下,傳統教學以講授為主,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機械講解內容,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尤其是在臨床實踐中,個體學習的弊端逐漸凸顯出來[4-5]。在TBL中,要求學生提前了解和學習教學內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并且通過開展應用性練習,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還能提高其理論結合實踐的能力,從而實現學以致用[6]。TBL作為團隊學習的一種模式,要求所有團隊中的成員共同合作、合理安排、相互學習、事先分工、一起探討、彼此交流,從而實現共同進步,并且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掌握專業知識,還能培養其溝通技巧、合作能力以及團隊精神[5-7]。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滿意度為96%,高于對照組的80%,并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學習成績評分高,這一結果與高玲玲[8]等研究報道一致,說明TBL法可以培養學生興趣,促進自主學習。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運用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能增強滿意度,有助于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孟亞,郭志剛,張浩,王丹鳳,董亞娜.護理本科生實驗教學方法研究進展[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4):73-74.
關津京,梁昂,韓江紅,賈科江.QQ網絡平臺考核法在外科護理學平時成績考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6(15):31.
Fraser Nesta,Snyman Jacques R,Wessels Francois,Nel George.Intravenous fluid therapy: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V(2) flow medical device.[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7,16(9):1211-1212.
顧琳,魏碧蓉.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在護理高等教育中的應用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15,12(06):430-434.
.《護理研究》2014年第28卷中旬版總目次[J].護理研究,2014,28(35):4481-4492.
胡惠惠,譚迎春,梁爽,周芳,李麗,湯先萍.網絡輔助平臺結合案例教學法在泌尿外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4,13(11):66-69.
楊娟,楊紹田,張艷慧,郭梅珍.“1+3”教學模式在婦產科實踐教學中的探索[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03):245-247.
高玲玲,張英華,顏君,賴淑英.以團隊為基礎的教學法在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3,12(09):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