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吳文榮
【摘 要】目的:探討三明治教學法用于急診護士培訓中對核心能力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急診科護士40名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培訓,觀察組接受三明治教學法培訓,對兩組護士核心能力、學習積極性及教學滿意度進行觀察。結果:兩組護士培訓前的核心能力各維度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培訓后核心能力各維度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護士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滿意度等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結論:三明治教學法可提高急診護士核心能力,也能提高護士教學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三明治教學法;急診科;培訓;核心能力
【中圖分類號】R57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1
急診科是較為特殊的一個科室,具有急危重癥患者多、疾病種類多、病情復雜、患者流動性大等特點,對于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病情觀察等方面的能力要求也更高,不過對于新上崗的急診護士而言,完全無法達到工作要求,故如何使其在短時間有效掌握相關急救知識和操作技能,是目前需要積極探討解決的問題[1]。三明治教學法的開展與推廣使急診護士的培訓得到新的進展,為進一步證實其使用效果,本研究分析三明治教學法用于急診護士培訓中對核心能力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急診科護士40名為研究對象,所有護士均為女性,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20例。觀察組:年齡20~28歲,平均年齡(23.4±2.7)歲;大專學歷19例,本科學歷1例。對照組:年齡21~27歲,平均年齡(23.2±2.3)歲;大專學歷18例,本科學歷2例。兩組護士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護士接受常規(guī)培訓:帶教老師根據(jù)培訓的具體計劃實施教學,每周1次結合多媒體集中專科授課,共培訓4周。觀察組護士接受三明治教學法培訓:(1)科室總帶教與護士長根據(jù)培訓計劃確定理論、操作培訓內容,將護士分為5人1小組,通過小組討論將培訓內容拆分為4個階段完成。(2)按照三明治的理念實施教學,即理論-實踐-理論三層教學法。第一層:帶教老師在第1周為護士簡單講解理論培訓內容,讓其有初步了解,然后提出需要分析討論的問題。第二層:護士帶著問題接受實踐培訓,在帶教老師指導下對實際病例進行觀察分析,結合查閱資料、自學等方式來找到問題的答案。第三層:第2~4周每周完成兩個主題的理論培訓。具體培訓內容為:①帶教老師簡單進行培訓說明;②各組護士提出問題并展開討論;③護士重新分組進行交叉討論、相互分享、匯報問題;④討論結束后回到原組進行信息整理與反饋,然后每組選一名成員匯報討論情況;⑤帶教老師根據(jù)匯報情況查漏補缺或解析重點、難點;⑥提出新問題并啟發(fā)護士進一步思考。
1.3 觀察指標 (1)分別在兩組護士培訓前后考核評價其核心能力,包括急救意識、急救設備操作及藥品應用、急救措施配合及團隊配合4個方面,每項滿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核心能力越好。(2)分別對兩組護士學習積極性及教學滿意度進行評價,滿分均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學習積極性或教學滿意度越高。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經(jīng)t檢驗,()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果
2.1 兩組培訓前后核心能力評分比較 兩組護士培訓前的核心能力各維度評分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培訓后核心能力各維度評分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1。
2.2 兩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士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滿意度也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見表2。
3 討論
三明治教學法使一種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教學質量為核心,以達到教、學、做三合一的目標,注重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實際工作技能的教學模式[2]。將三明治教學法用于急診護士的培訓中,主要通過理論學習-實踐訓練-再理論學習的教學流程,以促進護士盡快掌握急診相關理論知識與操作技能。
傳統(tǒng)培訓模式下帶教老師主要采取灌輸式教學,以教師講為主,護士被動接受知識技能,培訓過程顯得枯燥乏味,容易使護士喪失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三明治教學法通過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交替進行,護士參與互動,分組討論,且培訓前護士須自行準備相關內容,自行思考與理解,在培訓期間積極參與分組討論和匯報,可掌握難點、重點知識,提高理論成績[3]。傳統(tǒng)培訓模式下護士很少自主預習相關實踐內容,在實踐操作中也一味模仿老師,無自主動手能力,護理操作、急救技能往往不能掌握其精髓,應急處理能力也較為低下。而三明治教學在實踐操作前護士初步了解理論知識,并提出相應問題,在實踐操作過程中護士有更多的思考與分析,不僅能夠更深入了解護理操作、急救技能的具體意義,護士在處理問題時也能夠更為靈活多變[4]。傳統(tǒng)培訓模式主要以教師講課為主,而三明治教學法則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整體而言,三明治教學法在學習動機與興趣的提升上比傳統(tǒng)培訓模式更優(yōu),護士通過分組討論、小結及匯報等方式,可使所有成員積極參與其中,不僅能激發(fā)護士學習熱情,還可使培訓過程氣氛更為輕松有趣,也進一步提高了護士學習能力及核心能力[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培訓后核心能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學習積極性、教學滿意度也明顯較對照組高,充分體現(xiàn)出三明治教學法的顯著優(yōu)勢,印證了上述結論。
綜合上述,三明治教學法可提高急診護士核心能力,也能提高護士教學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陳娟,容淑恒,李家美等.急診專業(yè)護士核心能力訓練對提高專科護士能力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6):118-119.
郁婷婷,王潔.“三明治”教學法在急診科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7,21(10):151-154.
王燕,古滿平.臨床先導聯(lián)合“三明治”教學模式在急診專科護士核心能力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17,17(5):368-369,378.
袁同慧,黃莎,胡翠環(huán)等.三明治教學法在護士教學培訓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4):117-118.
李春建,何秀鳳,潘蘭等.“三明治”教學模式的案例分析在護士規(guī)范化培訓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3):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