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軼昳 徐峰 蔣昕怡
【摘 要】目的:探討殘喉氣管瓣在晚期下咽及頸段食管癌術后咽食管缺損修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晚期下咽及頸段食管癌術后咽食管缺損患者60例,根據缺損情況分為A組(n=24)與B組(n=26),A組予以殘喉氣管瓣修復,B組游離空腸修復,對比兩組修復效果。結果:A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后進食時間短于B組,MDADI評分高于B組,QOL評分低于B組(P<0.05)。A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少于B組,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術后喉功能優良率低于B組(P<0.05)。結論:殘喉氣管瓣修復晚期下咽癌、頸段食管癌患者術后咽食管缺損的效果良好,并發癥少,適合缺損范圍小、年老體弱的患者。
【關鍵詞】下咽癌;頸段食管癌;咽食管缺損;殘喉氣管瓣修復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下咽癌和頸段食管癌多為鱗狀細胞癌,病灶位置隱匿,病情進展迅速,且具有較強的侵襲性,病情嚴重,臨床多采用外科切除術治療,但手術會導致患者出現大范圍的咽食管缺損[1]。因此,如何重建咽部、食管,是治療的難點。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采用殘喉氣管瓣修復咽食管缺損,取得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征得我院醫學倫理委員同意后,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晚期下咽及頸段食管癌術后咽食管缺損患者60例,根據缺損情況分為A組(n=24)與B組(n=26)。A組:男13例,女11例,年齡52~66(58.27±5.61)歲,病程1~36(13.84±3.57)個月;下咽癌11例,頸段食管癌13例。B組:男14例,女12例,年齡51~67(58.78±5.89)歲,病程1~37(13.72±3.66)個月;下咽癌11例,頸段食管癌13例。兩組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顯著性,本研究具有可行性(P>0.05)。
1.2 治療方法 A組予以殘喉氣管瓣修復,局麻下低位切開氣管,行插管全麻,延長做U形切口,翻瓣。行頸部淋巴結廓清術,切除舌骨、雙側喉上神經,舌骨水平咽側進入咽腔切除腫瘤,如喉受侵潤則切除部分喉。根據咽食管缺損切取殘喉氣管瓣,采用后移法修復,上端與咽部黏膜切緣縫合,關閉咽腔,近端氣管頸部造瘺。B組游離空腸修復,空腸轉移到咽食管缺損部位后,現與食管斷端吻合,再與微血管吻合,最后與下咽斷端吻合,其余步驟與A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⑴記錄兩組住院時間、術后進食時間。⑵采用吞咽功能量表(MDADI)評估患者的吞咽功能,評分與吞咽功能呈正相關性[2]。⑶采用吞咽功能量表(SSA)評估患者的吞咽功能,評分與吞咽功能呈負相關性[3]。⑷喉功能標準分為優、良、中、差,優良率=(優+良)/n*100%[4]。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2.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代表,行檢驗,計量資料以“ ”代表,行t檢驗,結果以P<0.05表示顯著性。
2 結果
2.1 兩組住院時間、術后進食時間、吞咽功能對比 A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后進食時間短于B組,MDADI評分高于B組,QOL評分低于B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并發癥及喉功能對比 A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少于B組,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術后喉功能優良率低于B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殘喉氣管瓣是常用的咽食管缺損修復材料,對于晚期下咽癌及頸部食管癌患者來說,具有取材部位近、黏膜充足、不需要另開辟術區、制備簡單以及吻合張力小、手術時間短、創傷小、并發癥少、生存率高等優點,適合缺損范圍小、年老體弱不能保留喉功能的患者[5]。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殘喉氣管瓣的大小受限制,不適合缺損范圍大及氣管受侵犯的患者,且會影響患者的喉功能[6]。殘喉氣管瓣修復能夠對術后放療氣道保護作用,可預防感染發生,但咽瘺率較高[1]。游離空腸修復術后的咽瘺率低,但需進行腹部手術,術后容易發生腹部并發癥[2]。
本研究結果中,A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術后進食時間短于B組,MDADI評分高于B組,QOL評分低于B組(P<0.05)。結果說明,殘喉氣管瓣修復后患者能夠及早進食及出院,且有利于術后吞咽功能恢復[3]。表2中,A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少于B組,但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術后喉功能優良率低于B組(P<0.05)。結果說明,游離空腸修復與殘喉氣管瓣修復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相似,但殘喉氣管瓣修復不會引發腹部疝氣、腸梗阻等腹部并發癥,風險更低[4]。而游離空腸修復則能夠保留患者的喉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5,6]。
綜上所述,殘喉氣管瓣修復晚期下咽癌、頸段食管癌患者術后咽食管缺損的效果良好,并發癥少,適合缺損范圍小、年老體弱的患者。
參考文獻
張長魁,裴士庚,常帥,等.殘喉-氣管瓣修補環后癌切除后下咽及食管上段缺損[J].腫瘤學雜志,2018,24(04):397-399.
李學新,姜震,岳建林,等.帶蒂肌皮瓣及臟器瓣在咽、食管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8,32(01):48-52.
高穎娜,鄭宏良,張才云,等.游離皮瓣及游離空腸修復下咽及頸段食管缺損的對比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6,30(18):1455-1458+1462.
李曉明,宋琦,李紅霞,等.胸大肌肌皮瓣在侵犯下咽晚期頭頸鱗癌手術切除術后缺損修復中的應用[J].山東大學耳鼻喉眼學報,2016,30(03):4-9.
鄧毅,吳元慶,陳爾東,等.喉氣管組織瓣修復在喉咽癌的臨床應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2015,23(05):363-364+371.
林慶海,王揮戈,林心強.殘喉氣管瓣修復晚期下咽及頸段食管癌術后咽食管缺損10例分析[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5,21(03):229-2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