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婭楠
【摘 要】目的:研究護理干預對多導睡眠呼吸監測(PSG)精神患者的效果及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精神患者229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對照組114例行常規PSG,干預組115例在PSG中給予護理干預,對比監測效果。結果:干預組監測成功率、準確率及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通過在PSG中運用護理干預,可顯著提升監測效果,提升患者及家屬對監測、治療服務滿意度。
【關鍵詞】護理干預;多導睡眠呼吸監測;精神患者
【中圖分類號】R4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精神病主要受先天遺傳、社會環境、個性體質等多因素影響,使患者出現大腦、丘腦等功能障礙[1]。精神患者通常在思維感知、行為情感等多方面均出現異常,且絕大多數精神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睡眠呼吸障礙,進一步惡化精神狀態,影響患者治療[2],目前在睡眠呼吸障礙中多采用PSG進行診斷檢測,因此,在監測過程中給予適量護理干預,提高監測成功率,可為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為此,我院本次也將護理干預實際運用在PSG中,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29例精神患者分為對照組(n=114)與干預組(n=115),對照組男39例,女75例,年齡29.3~59.7歲,平均年齡(42.06±12.36)歲;干預組男41歲,女74歲,年齡28.7~60.4歲,平均年齡(41.95±11.92)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PSG,未使用護理措施干預。
干預組在PSG中給予護理措施干預。①心理干預:精神患者具有較嚴重精神、心理障礙,因此在給予PSG前,需提前為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監測室及相關監測設備,告之PSG屬于無創監測,且不會對患者白天正常生活造成影響,消除、安撫患者緊張、恐慌心理,提高患者PSG監測依從性。②監測前干預:指導患者保持原有服藥、飲食、生活習慣,告之患者在監測當天適量減少午睡時間,提高夜間睡眠質量;勿飲用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晚上減少飲水,睡前需排盡大小便;監測前做好個人衛生,穿寬松睡衣。③監測中干預:仔細檢查儀器運行情況,指導患者保持仰臥位,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安裝儀器,安裝動作應當緩慢、輕柔,使患者保持良好舒適度,確定監測各導連位置,檢查連接處穩固狀態,保證接收數據準確性;并在夜間安排值班人員輪流觀察患者打鼾情況、呼吸節律等體征變化,防止血管疾病突發。④監測后干預:PSG結束后,記錄、整理患者睡眠質量,測量血壓變化;有序、輕柔拆除連接導線;聯系醫師及時分析監測結果,為患者制定合理治療方案,并將患者監測結果存檔保存,便于后續隨訪。
1.3 觀察指標 觀察監測準確性、成功率及服務滿意度,為患者及家屬進行服務滿意度調查,共100分,>90分即為滿意。
1.4 統計學 數據納入SPSS17.0軟件,(%)表示計數資料,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中監測準確率為94.78%(109/115),顯著高于對照組77.19%(88/114)(=12.838,p=0.000;p<0.05);干預組監測成功率為96.52%(111/115),相比對照組84.21%(96/114),明顯更高(=8.702,p=0.003;p<0.05);干預組服務滿意度95.65%(110/115),對照組滿意度80.70%(92/114),干預組明顯更高(=10.718,p=0.001;p<0.05)。
3 討論
精神患者因心理、大腦動能紊亂影響,相比正常者更易出現睡眠呼吸障礙,進而對患者生活質量及臨床治療帶來極大影響。PSG是目前臨床診療睡眠障礙類疾病的金標準。但患者在接受監測時可能受睡眠時間、儀器電極脫落等因素,嚴重影響監測效果,特別是對于精神患者而言,由于其精神行為異常,更加容易出現體位變化[3],影響檢測成功率;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患者在監測前、中、后均進行全面護理干預,并給予患者及家屬充分心理護理干預,使其正確認識PSG,提高監測依從性,并在監測前指導患者減少午睡,禁止使用刺激性食物,可有效提高患者夜間睡眠質量,保障監測效果。
綜上所有,在精神患者PSG中給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監測準確率及成功率,為患者臨床治療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玉敏,李江麗,黃彩芬.家庭協作模式及舒適護理應用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肥胖患兒多導睡眠監測效果的分析[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6,38(3):353-354.
宗運之,段燕芳.全程護理及人文關懷理念在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多導睡眠監測中的應用[J].海軍醫學雜志,2017,38(6):556-559.
梁好勇,張孟麗,王慎祥,等.便攜式多導睡眠監測儀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診斷敏感性及特異性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17):3189-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