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玲 周華駿 蔣曉俊
【摘 要】手術室(operating room 英文簡稱o.r)是為病人提供手術及搶救的場所,是醫院的重要技術部門。手術室應與手術科室相接連,還要與血庫、監護室、麻醉復蘇室等臨近。抓好手術切口感染四條途徑的環節管理,即:手術室的空氣;手術所需的物品;醫生護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膚,防止感染,確保手術成功率。要求設計合理,設備齊全,護士工作反應靈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手術室要有一套嚴格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無菌操作規范。手術室作為院感控制重要部門,存在較高風險,所以需要多環節,全方面進行高質量的院感防控,本研究主要從醫院感染的角度淺析手術室的院感風險因素。
【關鍵詞】手術室;醫院感染;風險因素;控制措施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1 手術室醫院感染的風險因素
1.1 手術室的布局與環境
1.1.1 手術室的設計要完善,區域劃分合理,潔污通道分清,避免造成交互污染,交叉感染。
1.1.2 手術室工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各區域的劃分,按要求著裝后通過合理路線進入手術間,手術室的物品要嚴格分區放置,潔污分開,房間應有標示。
1.2、手術室的環境因素
1.2.1 手術室空氣 手術室空氣環境的潔凈度直接影響患者的窗口愈合和康復。
1.2.2 空氣污染是手術中外源性細菌種植的主要來源
1.3 帶入手術室的物品
1.4 手術人員外出的影響因素 控制手術室內細菌污染主要依靠手術室醫護人員嚴格的執行和管理。外出時必須更換外出的衣服和鞋。
1.5 手術時間對醫院感染的影響因素 縮短手術窗口在空氣中的暴露時間,能減少感染機會。
1.6 執行無菌技術操作的影響因素 正確的著裝,嚴格遵守無菌技術要求執行每一項技術操作,正確使用無菌物品,可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1.7 執行外科手衛生的影響因素 醫護人員手的帶菌狀況為病原體直接傳播媒介。
1.8 手術皮膚消毒的因素 手術野皮膚消毒的范圍要足夠,方法要正確,選用具有廣譜殺菌作用的皮膚消毒劑。
1.9 術前處置的影響因素
1.10 病人自身的影響因素 包括年齡、疾病的影響、影響免疫功能的治療、患者過度肥胖、術前住院時間等因素。
1.11 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管理因素影響
1.12 手術物品的清潔安全因素
1.13 手術中預防感染處置影響因素
2 手術室控制醫院感染對策
2.1 手術室布局安排對策 手術室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和潔污分開的要求,分污染區、清潔區、無菌區,區域間標志明確。天花板、墻壁、地面無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統,便于清洗和消毒。手術室內設無菌手術間、一般手術間、隔離手術間,隔離手術間靠近手術室入口處,每一手術間限置一張手術臺。
2.2 手術室、空氣控制感染對策 手術室必須每日及術后進行清潔消毒,用0.5%巴氏消毒液擦地板,每日定時,紫外線和空氣凈化消毒機消毒3次,每次60 min,接臺手術之間照射0.5~1h;每周六用95%酒精紗布擦拭紫外線燈管,每月用指示卡監測其強度一次。手術室內物品擺放有序整齊,保持清潔無灰塵,無血跡,每周六清潔空調過濾網一次。各手術間都有固定的拖把、抹布,每月做空氣培養1次,使其菌落數都控制在正常范圍之內(≤200 cfu/m3)。
2.3 手術室物品控制感染的對策 手術器具及物品必須一用一滅菌,能壓力蒸汽滅菌的應避免使用化學無菌劑浸泡滅菌。備用刀片、剪刀等器具采用小包裝壓力蒸汽滅菌,對于顯微機械如腹腔鏡、膀胱鏡,纖維腸鏡等高危險度手術用品,可用0.2%戊二醛浸泡20~30 min以上,可以達到消毒,如需滅菌必須浸泡4 h以上,每次滅菌前必須用濃度指示卡檢測其最低有效濃度。
2.4 手術室人員手的控制感染對策 (1)洗手消毒是控制醫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手術人員要嚴格執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觸患者前后,特別是在接觸有破損的皮膚、黏膜和侵入性操作前后均要洗手。我科常用的術前洗手法為:先用肥皂洗手,流動水沖洗5 min,然后用蘸有安泰消毒液的紗布擦手2次。洗手刷應一用一滅菌。(2)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存放的管理與使用,手術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是醫院感染的主要傳染源,為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所以要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這樣可有效地控制醫源性感染。一次性物品應存放于陰涼干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 cm,距墻壁≥5 cm,不得使用包裝破損、失效、霉變的產品,一次性物品,使用前要求核對產品名稱、型號、規格、產品商標及有效期等。如有過期、不合格、不配套、破損、字跡模糊不清者均不可使用。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后,須徹底消毒、毀形,并按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禁止重復使用和回流市場。(3)手術后污物處理,手術器械先消毒(用1∶200巴氏液浸泡30 min后),再清潔,擦干,上油備用。手術后必須開窗通風,更換床單、被套、約束帶,用1∶200巴氏液擦拭手術床、墻壁、無影燈上的血跡,污物桶用1∶200巴氏液浸泡30 min后傾倒,手術布類送洗衣房處理。對HBsAg陽性者,術后器械及物品雙消毒,標本按隔離要求處理,手術間嚴格終末消毒;手術單位用0.2%過氧乙酸擦拭,地面用0.5%過氧乙酸刷洗,污物桶和引流瓶用0.5%過氧乙酸浸泡10 min后傾倒,手術間按8 ml/m3用0.2%過氧乙酸噴灑。
3 小結
健全的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是開展醫院感染工作的基本條件,管理措施的認真貫徹實施,才能達到有效控制醫院染的目的。手術室是醫院眾多科室當中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擔負著對患者進行手術和危重患者的搶救任務,因此,其工作質量直接影響著手術患者的預后及醫院的醫療效果。感染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我院手術室在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的同時,使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參考文獻
趙彥萍.手術室醫院感染的預防控制與管理措施[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5):448-449.
吳敏.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J].護理學報,2012,22(18):33-34.
童玲玲.手術室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和預防管理[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醫學版),2013,27(4):349-350.
易義會,鄭惠云.骨科手術發生醫院感染與手術室感染管理關系[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3,11(9):34-35.
李先紅,劉昭,張桂芬.縣級醫院手術室感染控制工作現狀分析與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醫學下旬),2013(5):83-84,90.
全銀鳳,劉惠玲,梁改紅.縣級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12(1):271-272.
費蕾蕾.手術室院內感染監控中易忽視環節的分析及對策[J].山西醫藥雜志(上半月),2013,42(4):46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