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蓮
【摘 要】目的:研究痰熱內蘊型哮喘患者采取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納入的500例痰熱內蘊型哮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各250例,研究組采取麻杏石甘湯加減,對照組采取常規治療,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91.20%高于對照組79.20%(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痰熱內蘊型哮喘患者采取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效果明顯,快速緩解相關癥狀,促進病灶消退,改善病情,為預后提供保障。
【關鍵詞】哮喘;麻杏石甘湯;痰熱內蘊;癥狀積分
【中圖分類號】R25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9--02
哮喘屬于臨床上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隨著病情不斷發展,可能產生氣道高反應性,并伴有廣泛多變的可逆性氣流受限現象,從而使患者出現反復性喘息、咳嗽、氣急以及胸悶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若未及時采取有效治療,隨著病情不斷發展,嚴重者可能在短時間內出現呼吸困難、低氧血癥,直接威脅身心安全。隨著中醫技術不斷發展與完善,中醫上認為哮喘是由宿痰伏肺,與誘因接觸后,產生痰阻氣道癥狀,加之氣道攣急,肺氣上逆,從而導致發作性氣喘性疾病[1]。其中痰熱內蘊屬于疾病產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常規治療已經無法獲得滿意效果。因此我院展開研究,探討麻杏石甘湯加減在痰熱內蘊型哮喘患者治療中的價值,現作出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納入的500例痰熱內蘊型哮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法分為兩組各250例。研究組男134例,女116例,年齡35-75歲,平均年齡(51.2±2.3)歲;對照組男130例,女120例,年齡36-75歲,平均年齡(51.8±2.4)歲。比較兩組基本資料無明顯差別(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麻杏石甘湯加減(生石膏30g,桑白皮15g,黃芩15g,杏仁10g,川貝10g,麻黃6g,甘草5g。痰液清稀者加細辛、姜半夏、干姜;痰液稠黃者加魚腥草、知母、瓜蔞;氣虛者加黃芪、黨參等),加水煎煮,2次/劑,1劑/日。對照組:全面了解患者具體病情,采取針對性抗感染、平喘化痰、解痙等治療。所有患者連續治療兩周。
1.3 觀察指標 密切觀察所有患者用藥后病情變化,治療后兩周進行癥狀積分評價,對比兩組治療結果。(1)療效判定標準:1.顯效:患者相關癥狀消退,經過X線檢查肺部病灶被吸收。2.有效:患者相關癥狀緩解,經X線檢查肺部病灶明顯吸收。3.無效:患者相關癥狀及X線檢查結果無變化,甚至加重。(2)癥狀積分:其中包括咳嗽、咳痰以及喘息,嚴格按照嚴重、中度以及輕度癥狀記為3分、2分以及1分[2]。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結果 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91.20%,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9.20%(P<0.05)。見表1。
2.2 癥狀積分 治療后研究組的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幾年,我國哮喘發生率日趨增長,已成為威脅患者身體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臨床上對哮喘的發病機制尚無明確定論,可能與遺傳因素、感染、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精神因素以及不良習慣等具有一定相關性,加之疾病具有病程較長、反復發作等特點,明顯增加治療難度。若能夠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可促進相關癥狀消退,快速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質量。
臨床治療主要以藥物為主,隨著中醫技術不斷完善,常規治療已經無法滿足臨床及患者要求。臨床經過多次研究發現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效果更好,能夠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促進肺部病灶吸收,改善生活質量[3]。本文研究中,研究組總有效率91.20%高于對照組79.20%(P<0.05);治療后研究組的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癥狀積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中醫上認為哮喘主要是由宿痰伏于肺部,又受到飲食、外感、情志等因素影響,使痰阻氣道,肺氣上逆造成。其中痰熱內蘊者是指外感寒邪,肺內郁熱。麻杏石甘湯中石膏清熱瀉火;桑白皮瀉肺平喘;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杏仁祛痰止咳;川貝清熱化痰、潤肺止咳;麻黃宣肺平喘。全方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平喘之功效[4]。因此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采取麻杏石甘湯加減治療效果明顯,可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促進病情快速恢復。
綜上所述,麻杏石甘湯加減在痰熱內蘊型哮喘患者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快速緩解相關癥狀,促進肺部病灶吸收,為預后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虞琳,潘建偉,葉樂平等.麻杏石甘湯對哮喘模型大鼠肺組織STAT4及其mRNA表達的影響[J].浙江醫學,2017,39(21):1883-1886.
宋銀俏,孔林河,張璘等.麻杏石甘湯合蘇葶丸治療小兒熱性哮喘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刊,2016,43(24):116-118.
王婷婷.麻杏石甘湯合蘇葶丸治療小兒熱性哮喘的臨床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6):90-91.
劉聿迪.麻杏石甘湯證“無大熱”的臨證體會[J].浙江中醫雜志,2016,51(10):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