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依嵐 浙江省衢州市第二中學高二( 66)班
一則“上海警察絆摔抱娃女子”的新聞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一位民警在停車整治過程中因受一名違停女子阻擾,而將該女子與其孩童絆摔在地。一邊是一片指責警察“暴力執法”聲,另一邊又是一片討伐女子違停“咎由自取”聲。
這則新聞讓我痛心,有眾多網友認為女子違停,還阻撓警察執法,才是禍患的源頭,是自作自受。這樣的評論看似為了執法,為了正義,卻暗藏人性的冷漠。
我不禁質疑,孩子與執法真的就那么格格不入嗎?
情與法真的是不共戴天,真有不可解決的矛盾嗎?
這位警察確實沒有更安全、更理性的執法方式了嗎?
這讓我想到近期的另一則報道。
美國一位法官因為多起判案不走尋常路而引起關注。一名高中生因沉溺游戲,后陷入逃學打架、搶劫等惡性的怪圈。本應是讓他入獄的審判,而法官卻給了別樣的判決。他慈眉善目地告訴這個年輕人:“三年的有期徒刑將在三年后執行,若是你拿著大學錄取通知書給我,我保證為你減刑。”這個男生這才明白了這位長者的用心,最終不負眾望,考取大學。
這位法官已經接近七十,他審判的案子數以千計。這次的審判,在網上被稱為“最溫暖的判決”。我很慶幸也很開心,在這位法官身上,我看到了一種情與法的至高平衡,一種情與法的至善統一。
我們制定法律,執行法律,從來就不應該是為了單純地執行法律,我們更想看到的是一種有溫度的法。我想那才是法的初衷,也是法治的最高境界。東野圭吾在《虛無的十字架》中無數次叩問每個人的內心,什么是法,什么是罪,什么是罰,它們的本質究竟是什么?他終究都沒有給出答案,因為這個問題太復雜,要講清楚也太困難了。
而我想試著給法一個答案。這個答案是,女子違停,且阻擾警察執法之后,警察平靜柔和地向女子解釋違停對城市的危害,講清對女子還有孩子本身安全的嚴重威脅,然后嚴格遵照法律條文進行該有的罰款。最后他摸摸孩子肉嘟嘟的臉說:“真可愛!”那么,我相信,那女子最終應該會接受罰款,并報以微笑。
點評
此文展示了作者的閱讀視野,選材精彩。從兩個案件的比較中,表達了自己對警察執法人文性的向往。結尾很有特色,既富有想象力,又借這一幅溫馨的畫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