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哲

“如果問我們此生有何評述,我們會自豪地說,此生沒有虛度。”2018年4月17日下午,在中共中央黨校育園樓的一間教室里,回蕩著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的聲音。
今年92歲的黃旭華,是中國在核潛艇事業上貢獻時間最久的科學家,30年前的1988年4月,他登上了中國第一代核潛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參加深潛的核潛艇總設計師。
黃旭華所作的這場題為《使命、責任與擔當》的報告,聽眾是2017年新當選的“兩院”院士。
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2017年11月,中科院增選了61名院士,工程院院士也增加了67名。他們當選后的第一次集體“學習”是,參加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主辦的“新當選院士研修班”。
這是自2014年開始,中組部連續第三次組織新當選院士進行(培訓)研修,內容包括解讀國家的相關政策,以及對院士職業道德和紀律要求的強調等。
新當選的中科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聽了黃旭華的報告后說,“老一輩科學家確實不容易。”
2018年4月16日,本期研修班開班,為期五天。新當選的128名“兩院”院士中,有四人因故缺席。
生于1969年的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所長李儒新,2017年底當選中科院院士時只有48歲。“不能說院士是一個崗,只能說是一個榮譽稱號。”他表示,不能過度解讀院士稱號帶來的變化。
研修期間,國情教育講座給李儒新留下了較深印象,主講人是軍事科學院少將羅援,“他安排得特別好,課程設置非常精心。”李儒新說。另一位新當選的院士馬余剛則回憶,羅援分析了國際軍事形勢,尤其分析了我國周邊軍事環境,讓大家有了更多了解。
讓李儒新覺得“非常有針對性,收獲很大”的另一場報告,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楊衛主講的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
楊衛在報告中剖析了13種學術不端行為的典型表現和現實案例,對新當選院士如何做到為學有道、為人有德提出了建議。
此次進行院士增補之前,已有好幾位院士“落馬”。2015年,被譽為“中國防彈衣之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國泰落馬,院士資格被停止。2017年11月14日,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院長孟偉涉嫌違紀接受組織審查,也被停止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格。
結合相關案例,楊衛闡釋了科學道德的內涵和意義,分析了當選院士后面臨的動力、壓力、擾力和定力,并介紹了錢學森、周光召、張存浩等老一輩科學家的事跡。
對新院士進行集中培訓的做法始于2012年,當年2月24日—25日,中國工程院舉辦了2011年當選院士培訓班。
那次當選為工程院院士的新疆大學教授吾守爾·斯拉木,是唯一的維吾爾族院士,六年后,他對那次培訓的情景依然記憶猶新。
“我深刻體會到大家對少數民族院士的關心。”吾守爾·斯拉木說,在座次安排上,他被安排在工程院院長、副院長旁邊,當他走進會場時,大家還站起來向他表示祝賀。
那兩天,中國工程院的領導、各學部常委會人員和新院士們一起學習了《中國工程院章程》,工程院領導還通報了工程院戰略咨詢、院士增選、院士科學道德建設工作以及院機關機構職能設置等情況。
中國工程院官網稱,這是工程院建院以來的第一次,是院黨組為加強工程院院士隊伍建設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而據公開資料顯示,這樣的做法,在“兩院”歷史上也是首次。
兩年后,下一批院士選出時,培訓工作升格,改由中組部牽頭,培訓對象為所有的“兩院”新院士,那次國情研修班的主題是“了解掌握形勢,增強責任意識”。
中科院院士、第八屆中科院學部主席團成員褚君浩表示,新當選院士研修班之所以升格由中組部組織,是因為按照職能分工,國家人才也由組織部管理。過去組織部負責管理干部,后來加入了管理科技人才職能,這也突出了人才的重要性,而院士就是國家人才的突出代表群體。
褚君浩認為,現在科技發展和社會經濟發展關系更加密切,國家提出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達到這個目的,一定要做到科技強國,做不到科技強國,就達不到這個目標,所以,中組部也就更加重視院士隊伍了。
從2014年開始,每兩年一次的培訓內容設置已趨于一致,主要包括院士之間分享、學習講話,請官員作專題報告,介紹當前形勢,以及安排院士“回娘家”參觀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等。
2014年那次培訓地點設在原國家行政學院,2016年開始,地點換成了中央黨校,名稱也從“培訓班”改成了“研修班”。
參加完2018年研修班,李儒新院士覺得課程“很好”,大家都特別愿意參加。研修期間,李儒新還有意外收獲,與一位研究農業的院士初步談了一個合作。
對方做農業污染治理研究,比如,種植水稻的稻田有沒有重金屬污染。“他們做農業的,我們做工科的,我們可以一起探討新的方法,保證農田污染得到有效監控。”李儒新說,不同專業的人平時也沒機會碰到一起,研修班倒是提供了一個不錯的場合。
在新當選院士研修班之外,中組部、中科院、中國工程院等單位,近年也組織了不同形式針對兩院院士的研究班、培訓班,其中也有不少屬于黨性教育。
2011年9月4日-10日,38位年輕的兩院院士相聚在中國延安干部學院,進行“2011年院士專家理論研究班”學習。此外,浦東干部學院也多次組織過院士專家理論研究班。
在李儒新看來,大家能抽出時間來很不容易,但特別有收獲,特別值得。“希望學習班時間再長一點,或者再有另外的機會”。
(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