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福
“王斌在2013年6月18日領取了一臺1.1萬元的插秧機補助款,請做好記錄。”
2018年3月21日,當四川省合江縣紀委監委治理辦工作人員將王斌的名字錄入大數據分析平臺進行分析比對時,一條十分可疑的線索在電腦屏幕上顯示出來。
王斌作為農業局的公職人員,原本負責農機補貼政策落實的監督檢查,怎么能領取農機補助款呢?
當日,根據此條可疑線索,合江縣紀委辦案人員對王斌開展談話。這是該縣監委掛牌成立后查處的扶貧領域第一案。
面對辦案人員的詢問,王斌如實交代了自己的違紀違法事實。
2013年,堯壩鎮實施農業綜合項目,需采購41萬余元的農機,因該批農機享受項目補貼資金20萬元,故不再單獨享受農機補貼政策。
在此項目實施過程中,王斌和經銷商商量,以本人名義對一臺插秧機申報國家農機補貼1.1萬元,并將其私吞。2011年至2013年間,王斌利用職務之便,為某經銷商介紹農戶去購買農機,經銷商按每臺100元的價格給予其兩次回扣,王斌共計收受3700元。
王斌作為堯壩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本應對享受農機補貼政策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可他非但沒有履行職責,反而從中“渾水摸魚”,撈取好處。
2018年3月26日,合江縣監委對涉嫌貪污、受賄的王斌進行立案調查。
“利用大數據分析收集問題線索,具有直觀、可信、快捷的優勢。”合江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趙培元說,大數據分析主要利用眾多基礎數據,確定關聯內容進行分析研判,然后再編程查找疑點,可以收集到很多的問題線索,不再像以前那樣,線索來源靠單一的舉報。
據合江縣紀委常委、監委委員李海介紹,當前,合江縣針對交通扶貧、易地扶貧搬遷等23個扶貧領域,充分利用大數據分析研判,精準發現問題和治理。從3月上旬以來,已抽調相關專業人員組建治理辦,下設資料收集組、信息比對組、分析研判組、精準巡訪組和案件查辦組,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根據職能職責開展工作。截至目前,已分析可疑線索270余條,對27條進行了初步核查。

“我們是縣紀委的,請問你之前是否購買了農機?”
“沒有買。”
“那為什么農機補助款領取名單上有你的名字?”
“賣農機的是我的親戚,他之前向我要了身份證和‘一卡通賬戶,說以后補貼打到卡上后,我再把錢取出來給他。”回憶起領取農機補助款的經過,堯壩鎮鼓樓山村低保戶喻永橋說。
3月16日,根據前一天大數據分析獲取的“低保戶喻永橋獲得2臺微耕機補助款共計4200元”的可疑線索,合江縣紀委監委精準巡訪小分隊對喻永橋進行精準巡訪。
經進村入戶走訪核對發現,喻永橋的“一卡通”里確實在2017年打進4200元,然而,自己卻未購買農機,更沒有得到所謂的補助款。
調查人員與農機銷售商陳某談話后得知,原因是部分農民在購買農機過程中未帶身份證和“一卡通”,但為了不影響農機的銷售,農戶在購買時直接支付除去補貼的款項,而補貼則由銷售商自己“想辦法”,因而銷售商只好找到自己的親戚資料,“找回”農機應有的補貼。
陳某在銷售農機過程中,沒有按規定銷售農機。目前,合江縣紀委監委已經責成縣農業局,對該銷售商的農機補貼申報流程進行規范。
“對大數據查找出來的可疑線索進行精準巡訪,鎖定目標才是最終的目的。”合江縣紀委監委第三紀檢監察室主任鄧捷介紹,今年,由縣紀委監委牽頭,組建5個精準巡訪小分隊,依托大數據中心提供的可疑線索,對到人到戶資金政策落實、職能部門作風等情況直接“背靠背”終端訪問。截至目前,全縣已派出30余人,精準巡訪了63戶。
(摘自《人民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