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
貨幣要國際化,國家的金融市場就必須具有開放度,提高金融開放程度對人民幣國際化有重大的支撐作用。對于人民幣國際化的繼續推進,有四點注意事項:第一,要保持低調。因為人民幣國際化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關鍵在于市場參與者要愿意使用人民幣。第二,要有所取舍。各方的利弊分析不完全一致,就必然要選擇一部分、放棄一部分。第三,要持之以恒。把制度性安排當做調控性工具是不行的,政策不穩定也會影響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第四,要避免制度安排出現搖擺。一些制度安排出現搖擺性的變化后,會對人民幣國際化等一些長遠性問題產生不利影響。
光大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所所長彭文生:
房地產價格和銀行信貸形成了一種相輔相成的機制:房地產是抵押品,信貸發多了,房地產價格上升;房地產價格上漲了,抵押品價格上升;抵押品價格上升,銀行就更有能力、更有意愿發放更多的貸款;更多貸款又進一步促進房價上漲,所以最終導致信貸過度擴張。在過去的40年里,全球金融自由化的經驗表明,沒有哪一個國家信貸的過度擴張不是和房地產泡沫聯系在一起的??梢哉f沒有房地產泡沫,就沒有信貸過度擴張;沒有信貸過度擴張,也就沒有房地產泡沫。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楊望:
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伴隨著網絡借貸行業的嚴格管控,P2P網絡借貸頻頻爆雷的背后,反映的是日趨明顯的良幣驅逐劣幣的效應。因此,從長遠來看,P2P網絡借貸行業既不會顛覆傳統金融行業,更不會選擇自然消亡。而將成為我國金融科技創新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提升普惠金融水平,助力我國的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
財政作為國有金融資產所有者越位和缺位并存。在現行國有金融資產管理體制中,財政部首要身份應是國有出資人,作為股東參與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但又以公共管理者自居,國有金融資產的“委托—代理”關系更多地體現為行政性的上下級關系,容易出現身份定位上的沖突和混亂。財政應立足于股東身份,通過完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不能定位為金融機構的管理部門,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
不必把某一個數值定義為匯率的重要關口,否則就會犯“刻舟求劍”的錯誤。目前的人民幣匯率早已不是過去那種盯住美元的機制,已基本上成為以供求關系為基礎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因此,在復雜因素擾動下出現波動,人民幣匯率階段性升得快一些,貶得快一些,都是有可能的。在觀察人民幣貶值問題時,可能更需要關注的是其聯動效應和不利影響。
清華大學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駿: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對于促進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防范在“去杠桿”過程中人為加大風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厲以寧:
中國的經濟發展不能全靠國有企業,一定要有相當大的民營企業,中國現在的任務是培養大量的、新的民營企業。
中國人民大學國發院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
風險的集中爆發,是行業前期野蠻生長而非商業模式出了問題,究其本質是違法違規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市場出清。當下,應大力提振網貸的行業信心和制度信心,加速推進網貸機構回歸信息中介本質,促進合規平臺健康發展。
中國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
證監會支持創新創業企業融資和并購重組,加大對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的金融支持力度,積極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
當下金融發展的確處于一個調整期。其基本背景是金融主要矛盾的變化,即由總量意義上的發展不足轉變為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與實體經濟和人民群眾高質量金融服務需要之間的矛盾。調整期的方向是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財政部部長劉昆:
將堅持標本兼治,依法依規管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下一步,將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督促整改政府投資基金、PPP、政府購買服務中的不規范行為,嚴禁各種違法違規擔保和變相舉債,妥善化解隱性債務存量等。
證監會主席助理黃煒:
加快健全完善證券投資者損害賠償救濟制度,重點圍繞三個方面來進行,一是監管支持方面,包括支持訴訟制度、和解金賠償制度、責令回購制度等;二是司法救濟方面,包括訴訟機制環節的示范訴訟制度等;三是社會機制方面,包括專業仲裁制度、小額糾紛調解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