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望城區中嶺小學四年級 肖梓渝
我的家里,經常會聽到多種語言。爸爸喜歡說重慶方言,媽媽喜歡說安化方言。他們與我交流時,喜歡用普通話。
在他們的耳濡目染下,我學會了說普通話和兩種方言。
我剛學說話時,與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婆經常用安化方言與我說
話。我先學會安化方言。我每次聽到別人說安化方言,就覺得十分親切,想起慈祥的外婆。
安化方言說吃是“恰”,長沙方言說吃是“呷”。爸爸的重慶話說吃更像說牙齒的“齒”。但我最喜歡普通話中的“吃”,它更好聽,容易讓人聽明白。
和爸爸媽媽搬來長沙的時候,我開始接觸標準的普通話,用普通話與身邊的人進行溝通。
上學后,我學習了漢語拼音。現在,我學習了古詩詞。我喜歡孟
郊《游子吟》中的“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它讓我想起離家時,媽媽對我的囑咐,真溫暖!中國的語言文字真是博大精深!一個短短的詩句,可以譯成一個長長的、富有內涵的句子,有些詩還可以當歌來唱,真有趣。
語言是一杯濃濃的茶,需要我們細細地品。語言是一片遼闊的大海,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