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肇
(鞍山市城鄉規劃設計院,遼寧 鞍山 114001)
隨著我國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信息改革已經成為了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工程測量也迎來了新的信息化測繪時代。為了應對信息化測繪時代給工程測量帶來的挑戰,需要深入了解信息化測繪的特征,確定信息化測繪建設的目的,為工程測量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和更好的技術保障,提升工程測量的準確性,讓測繪服務可以更好地進行。信息化測繪的特征主要體現為:數據獲取實時化、信息交互網絡化、基礎設施公用化、信息服務社會化、信息共享法制化、技術體系數字化。
在測繪工作中,工程測量始終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工程測量工作在具有技術特性的同時還作為一種服務的形式存在,工程的生命周期主要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決策、實施和運營。工程生命周期管理主要以數字化的形式存在,構建并管理工程測量中的各類數據信息,并使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其所收集測量的內容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在真正意義上達到數據信息的共享,提升工程測量的效果,減少各類資源能源的使用及投入,減少資金的支出,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客戶的各類需求。
工程測繪技術隨著信息化測繪時代的發展在不斷進步,信息化的發展更是給工程測量工序中注入了更為新鮮的生命,使其即使是在測量環境極其惡劣的條件下也仍然能開展工程測量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測量工作的精準度和效率。除此之外,測量數據信息的獲取方式還有很多種,這些方式大多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測量的精準度也比較高,可以多途徑、多方式地收集并處理數據信息。相關工作人員在開展工程測量工作時,要懂得將多種測量技術結合在一起,并將其應用到市政規劃管理中,科學應用高新測繪技術,發揮各類測繪技術的價值。
信息化測繪時代為工程測量的發展提供了動力,推進了工程測量的發展,并拓展了該項工序的使用范圍,讓其工作可以發展得更為長遠。首先,要對工程生命周期的管理內容進行完善,并規范其整體管理工序,讓其朝著規范化的方向發展;使用新型的施工技術及測量方式,在決策實施及運營等環節,發揮該項技術的高效性,優化其服務流程,提升其服務質量,更加快速且及時地獲取到各類數據信息。其次,在信息化測繪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工程測量工作的開展要具有一定的高效性和便捷性。在地理空間信息方面實現“4A”級目標,即任何時候(Anytime)、任何地點(Anywhere),以任何方式(Anyway)服務于任何人(Anybody)。當然,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相應的技術來配合。在信息化測繪的時代背景下,工程測量雖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是也不能忽略在發展中所要面臨的挑戰。工程測量只是測繪的一部分,現階段工程測量所具有的技術并不能夠全面、有效地搜集諸如地形等一類的數據,其綜合服務能力、技術經濟價值等都有待提高。
建立健全工程測量機制,讓工程測量可以在真正層面上做到與時俱進,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深入地對其工程系統進行研究,不斷完善并整改工程測量體系。在該體系之下,工程測量的科學性將不斷提升,從而不斷推動信息化測繪時代的發展。
目前,我國工程測量技術的種類正在不斷增多,但是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這些技術仍然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想要科學、合理地運用工程測量技術,就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把控,不斷開發、研究新型的工程測量技術,并將該類技術推廣到我國的各個領域,讓其得到更加長遠且全面的發展。
構建工程測量標準化模式,對于建筑行業的發展有著一定的推動效用,可以通過對其各個方面的協調處理,確定法律法規的形式內容,按照標準化模式的要求,建立一個完整程度比較高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體系等,保障工程測量工序開展的安全性。
目前,我國工程測量標準化體系的構建力度比較小,其所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常常會使得標準中出現各類精度和指標不統一的現象,進而使其工作無法完整、有效地協調在一起,給實際的生產實踐工序造成不利的影響。對此,相關企業需要及時組建協調管理部門,制訂高度統一的管理機制,按照國家及行業的相關標準對工作進行協商和溝通。
工程測量工作的開展需要依托工程項目,所以其工作質量十分重要。首先,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確定施工內容及流程的執行技術標準,找出影響質量安全等的各類因素,并對一些強制性的標準及明文條例進行分析;其次,需要構建一個為工程測量所服務的機構,并健全相應的質量管理體系。
目前,我國工程建設和管理正處于發展的階段,工程測量工作的開展面臨著一定的挑戰。想要實現建筑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提升企業的價值,就要懂得將挑戰轉化為機遇。依據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要求,深入探究工程測量的發展道路,構建一套相對來說比較完善的工程測量系統,在提升工程測量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其績效。強化工程測量的綜合服務性能,讓其為信息化管理等作出更大的貢獻,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完善相應的測量方式,推進信息化測繪時代工程測量的發展進程。
[1]劉崴,胡傳奇.基于云計算的三維地理空間信息服務的表達[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7(08).
[2]馬宇航.我國地理空間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總體思路[J].民營科技,2015(11).
[3]史亞巍,王飛程,陳桂紅,等.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務地理空間信息共享應用體系規劃[J].地理信息世界,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