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之健 編輯/丙丁
非常遺憾,一些人對家庭事務管理的認知至今還與舊時代的“管家”相關聯,他們的腦子里既烙下了本土權勢階層和富有大戶的“傳統管家”印記,也耳濡目染了歐美上流社會泊來品的“英式管家”的形象。
然而,這些人似乎沒有看到,隨著“農耕文明”向“商工文明”轉型,思維方式的理性化、價值觀念的人本化、交換方式的市場化、生產方式的工業化、分配方式的普惠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組織方式的民主化、管理方式的法制化、活動方式的全球化,催生了現代生活品質的提升和社會分工的細化,家庭事務管理服務帶著全新的理念和日益豐富的內涵已悄然走進了尋常百姓的生活。
不只是日常家居保潔助理,還涉及膳食營養、家庭護理、健康管理、啟蒙教養、居家養老、迎送禮儀、出行物配、花草栽培、寵物養護、擺件飾物、宴會安排、文秘理財等,屬于跨界綜合的管理咨詢師角色正在誕生。在助力社會互動、構建家庭規范、提高生活質量的服務中,管理咨詢師體現“潤物細無聲”般的人文素養,受到當代“高凈值”的社會成功人士和跨國公司的高管家庭的青睞,使普通職業一族得以選擇性地分類共享,從某些煩瑣的家務和無奈中解脫出來。
作為國際大都市的上海,現代服務業硬件設施建設方面足以比肩世界發達國家,有些方面甚至更完善。但是,我們的生活總是還有不方便的感覺,比如孩子放假了,兩口子都得上班,想找個讓你放心的人看看孩子,一時半會兒還真找不著;又如要到心目中的好醫院看病,得一大清早排隊,如果有人住院了,一家人會跟著被“拖下了水”,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時下家政傭多智少的業態、用工制度的無序、市場運作的失范和勞動監察的無奈,可及性和專業化家庭事務管理服務供給已成剛需,在亟待改變標準缺位的粗放狀態,建立質量管理的行業規范與技術標準,開展專業學歷與專項技能的課程重組型雙證融通的同時,實施職業經紀人才集聚創業的跨越式發展尤為迫切。
2018年2月9日上海市政府發布《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實施方案》提出“: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上海供給質量明顯改善,供給體系更有效率,以技術、標準、品牌、服務為核心的質量競爭新優勢基本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質量高地初步建成。其中,中高端產品、高附加值和優質服務供給比重要進一步提升。”
早在2016年5月6日,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印發《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實施辦法的通知提出“:堅持簡政放權,充分發揮市場在標準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制定團體(聯盟)標準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增加標準有效供給。”
家庭事務管理高技能服務標準作為一種懸而未決,沒有固定方案而又有廣泛社會影響的議題,需要通過消費教育平臺讓利益雙方互動,關注和思考可能改變自身價值觀的,基于標準化管理的服務模式導向。從分析部分家庭事務社會化、職業化的現代服務業崗位任務出發,圍繞提升公共產品層級、規避風險信任危機、營造和諧生態環境、創建良好品牌形象等四個功能目標,構建高超動手能力、突出創造能力和極強適應能力的高技能人力資源供應鏈。
為此,本刊編輯部協同上海市東方職業培訓協會現代家庭服務專業委員會,構建外聯產學、內聚資源、標配保險的公共服務體系,開發門戶網站和移動終端,設置“健康生活有問必答”欄目和法規宣講、質量認證、專業引領、職業經紀等領域的專家工作室,為品牌家庭事務管理服務和相關產品供給側的高技能人才高地建設提供知識創新和人才支持,舉辦技術教育與社會服務相結合的專項管理技能研修班,制定團體標準。
“舉眾人之力、承天下之托”。現代家庭事務管理服務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