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喬明
(江蘇省如皋市實驗初中,江蘇如皋 226500)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我國的基礎教育面臨著嚴酷的考驗,這為我國的教育改革帶來了新的發展機會,對于初中物理的實驗課程,網絡化的推進,促進教學模式發生了巨大的變革,這不但提升了初中物理的實驗課的效率,而且增強了課堂的授課效果。而基于網絡的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方式指的是充分應用信息技術,結合初中實驗課的步驟、方法與環節,順利達成物理大綱的教學目的[1]。這是以往的物理課程和現代化的教育方式相結合的偉大嘗試,對于推動初中物理教學事業的發展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初中物理的教學處于基礎性的教育時期,所以,具體應用的教學方式一定要以初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基礎、接受能力、心理狀態、認知水平等因素為前提,進行合理化的授課。初中時期的物理教學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是物理學科本身的抽象性、邏輯性強決定的,這給初中學生接受教學增添了難度,久而久之,很多學生害怕上物理課,尤其是實驗課程的開展更加難以有效地推進,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物理的興趣。
因此,初中時期的物理實驗課要把握好以下幾點:其一,實驗課的設計要首先想到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這是確保課程順利進行的關鍵點。其二,實驗過程中要對相關的理論加以補充講解,讓學生直觀上加深對物理定義、公式、現象、邏輯、客觀規律方面的理解與認識,達到教學的積極性與實踐性的教學目的。其三,實驗過程中,要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與物理思維訓練,經過開展特定的物理實驗,促進學生了解物理學科特別的思維方法、探究過程,培養其嚴謹的態度、認真求實的精神等。這些美好的品質和物理實驗有著密切的聯系。其四,通過實驗課,要促進學生了解實際的物理方法,促進學生經過物理實驗課掌握必備的科學探索方法,可以獨立完成一些基礎性的實驗程序,并對物理實驗產生更加深入的認識。
當前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實驗的實踐性和目的性銜接性較差,這導致學生盡管已經會親自動手做完實驗,也極少從實驗中切實地得出相關的經驗與物理意義,通過實驗課程的學習,沒有促進學生物理思維水平的提升。
現階段,我國初中物理的實驗課往往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其一,實驗課程缺少合理的步驟與探究方式;其二,實驗課所需的各樣設備、實驗的條件皆無法得到應有的滿足,導致初中物理的教學程度整體偏低;其三,對實驗課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如安排的教學課程不夠科學或課時過少,未能達到實驗教學的目的。此外,物理老師沒有完全認識實驗環節的重要價值,大多側重于物理理論、公式、習題方面的講解,導致物理實驗教學處于偏低水平。
通過研究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過程可知:我國初中時期的多數學生在物理科目方面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與學習,在實驗探索上顯得嚴重不足。其原因主要在于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展現的“物理現象”不夠直觀或突出。而利用通信技術進行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教學過程會顯得更加直觀與形象。對于教學質量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方面皆起到重要深遠的影響。
如在講解蘇教版的“滑輪”知識時,任課老師可采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生活里司空見慣的滑輪應用的圖片,諸如工地中的起重機、家用的電梯等,由此可以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滑輪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進而自主探究其主要的構造與物理原理。在這個前提下,再為學生演示相關視頻的教學,教師進行實時性的指導,通過動手操作實驗,深化對滑輪的理解。如動滑輪一般用于現代的起重機上,可以降低鋼絲繩的直徑,或減緩上升的速度,確保作業更為安全。這樣,教師通過相關的實驗課的教學,對學生提升物理素養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初中時期的物理教師在引領學生展開實驗課操作的時候,通常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進而無法取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而利用未來的教學技術可以強化師生間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學生通過手里的iPad實時向物理教師提出疑問,教師則采用未來教室附近的電子屏幕對每個小組的學習狀況進行精準把握與了解,這樣,教師與學生的思維交流是及時且高效的。而且,教師通過手里的iPad傳輸學生實驗操作的整個動態過程,既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又強化了對實驗操作各項細節的關注程度,同時提升了物理實驗操作中的數據的精確性,對培養學生形成嚴謹求學的實驗精神發揮積極的作用。
如在講解蘇教版的“電動機”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引領學生在未來的教室里進行有關的物理實驗,首先通過分享視頻課程,對相關的物理原理、結構等進行系統的講解,再通過教師的指導,讓學生組裝簡易的電動機,并上傳其中一組同學組裝過程的視頻片段,同時做好實驗分析。這樣,教師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組織物理活動,讓所有學生可以在其中體會物理實驗的情趣,進而對電動機的知識產生深入的認識,為廣大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模塊打下堅實的基礎。
培養學生一定的物理思維有利于學生物理科目的學習與能力的提升。初中時期的物理老師意識到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是有必要的,但這還不夠,還要積極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平臺對學生的物理思維進行培養,使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性能得以有效的發揮。所以,初中物理教師在帶領學生展開實驗課教學的時候,還須不斷滲透重要的物理思維,為學生提升物理文化底蘊打好基礎。
如在講解“能量轉化的規律”等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適時講解相關的物理思維。在實際操作上,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能量轉化的整個過程,再引導學生對于動畫里的重點問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結合教材內容與大綱的要求,深入根植“能量轉化的根本規律”。這樣,學生經過一定的觀察、思考與討論,就可以對能量轉化的過程以及基本的規律產生清楚的認識,從而形成從現象觀察到本質揭示的思維過程。
總之,在4G通信環境下,先進的信息技術對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帶來積極的意義。所以,為了更好地提高我國初中物理實驗的教學效果,相關的教師除了提供給學生必要的理念指導與講解,還需要在物理實驗教學方面適時引入信息技術,進一步深化實驗教學的直觀性、針對性、實效性,為提升學生的物理知識的綜合應用水平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朱其良.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策略——以蘇科版為例[J].好家長,2017,(4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