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則慶
(福建省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發揮科技支撐促進制造業主輔分離對策建議*
包則慶
(福建省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3)
促進制造業主輔分離是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又一重要創新驅動力。針對當前制造業主輔分離存在的共性問題,為加快制造業主輔分離在相關重點領域的研究,促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的創新融合發展,提出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促進制造業主輔分離的對策,以期為日后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制造業;主輔分離;科技支撐;轉型升級
在當前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有效實施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可以在做強制造業企業主業的同時,拉動生產性服務業輔業的同步發展。
在實際工作中,將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性服務環節剝離,有利在科技攻關、新品研發、服務貿易、國際商務、營銷推廣、商務策劃、文化創意和商務會展等領域形成高水平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平臺,進而為制造業企業的產業現代化、規模化創造良好的條件,實現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發展的高效融合,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轉型升級,實現產業集群健康發展的持續性和整體性[1]。因此,在我國制造業相對發達的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地區經濟圈,成功推進制造業主輔分離,并在全國較大范圍內進行主輔分離發展模式的復制和改進,帶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良性互動和聯動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
制造業主輔分離的全稱是“制造業企業分離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即將制造業企業內部原本設立的服務環節以及相應機構從其主營業務中進行相應剝離,獨立設立新的服務業法人企業,推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促進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和結構的日益優化,實現現代服務業的跨越式發展和螺旋型提升[3]。
當前,制造業主輔分離主要是集中在物流運輸、技術研發、倉儲服務等領域,其基本目標是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原有制造業企業的生產效率[4]。
很多制造業企業基于自身生產能力和市場情況,認為主輔分離會造成包括交易費用、增值稅抵扣、稅收優惠、用地成本等方面的企業運營成本的增加,會進一步加重企業的負擔,因而對于參與推進主輔分離的意愿比較低。
盡管制造業企業將為生產服務的相關輔助環節剝離出去可以促進制造業企業致力于核心技術的研發,提高制造業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但由于市場價格機制、市場準入機制不夠健全以及輔助環節剝離后的企業融資難、商業機密泄露風險等問題,使得制造業企業不敢輕易嘗試制造業主輔分離。
制造業企業即使將輔助環節剝離出去,仍舊需要大量的專業人才,尤其是高層次人才。而當前社會存在著人才結構不盡合理、高層次人才嚴重缺乏等問題,這導致制造業企業缺少合適的人才。
充分發揮科技磨刀石的作用,為新產業、新技術、新平臺、新業態、新模式提供切實的科技支撐,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落實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新政策,強化部門協調和省市聯動,優化服務,對企業分類指導,引導各類科技型企業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
鼓勵有條件的制造業企業將技術中心、研發機構或設計院所組建成專業的,有科技研發、技術推廣等功能的服務業企業。
鼓勵分離后新設立的服務業企業進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并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培訓輔導和政策宣傳力度,加強高企申報材料、研發費用歸集、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培訓。
積極培育和重點扶持省內高校科研院所、龍頭企業組建國家級科技研發創新平臺,引進建設一批高水平科技研發創新平臺,并給予補助支持。圍繞各區域主導優勢產業,依托行業龍頭企業、高校或科研機構建設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建設一批省級以上科技研發創新平臺。促進科技研發創新平臺的開放發展與協調發展,設立合作開放資金,加強資源平臺共享,提升科技研發創新平臺的持續創新能力。
制訂出臺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分段補助相關辦法條例,積極開展研發投入及科技統計專項工作調研和政策宣傳。對制造業企業分離后新設立的實行查賬征收的科技服務業企業,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未形成無形資產計入當期損益的,在按照規定據實扣除的基礎上,按照研究開發費用的50%加計扣除;形成無形資產的,按照無形資產成本的150%攤銷。
深入實施科技成果轉化,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實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行動,開展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改革,擴大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實施范圍,健全有利于科研人員利用科技成果進行創業的利益分配機制,形成對科研成果轉化的有效激勵;②支持知識產權中介機構發展,完善知識產權服務業扶持政策;③探索新型科技合作模式,打破轉化瓶頸,讓更多創新成果服務經濟發展,支持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建立技術轉移機構;④鼓勵社會資本建設和發展新型研發機構,支持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商會和投資機構以產學研合作形式創辦新型研發機構,積極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周期簡短化;⑤促進軍民技術雙向轉移轉化,構建軍民共用技術項目聯合論證和實施模式,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軍民科技創新體系,推動先進民用技術在軍事領域的應用。
在開展實際工作時,采取為服務業高層次人才提供專項資金、保障性住房等措施,加大政策激勵力度,吸引國內高層次人才來閩創新創業;鼓勵企業采取項目合作等方式聘用國外服務業高端人才,允許其采用服務技術入股等方式從事生產性服務工作等,以進一步完善人才引進體系。針對不同類型的服務業所需要人員的特點,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崗位職業培訓,依托重點骨干企業、職業教育學校和培訓機構等,建設一批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和公共實訓基地,培養科技研發、工業設計、信息咨詢等方面的服務業高端人才。
推動科技金融深入結合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支持商業銀行設立科技支行或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加快發展科技保險;②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創新針對服務業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開展產業鏈融資等創新實踐;③適當加大對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后設立的中小型生產性服務業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鼓勵商業銀行提供信用貸款、無形資產、專利技術等貸款的質押和擔保業務;④鼓勵主輔分離后符合條件的服務業企業通過發行股票、企業債券等多渠道籌集資金,積極引導產業投資機構和信用機構在知識密集型的生產性服務業領域開展創業投資,優先支持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發展新業態;⑤推進服務業企業聯合信用擔保的發展,增加融資信用水平,支持開發企業或業主聯戶聯保貸款業務;⑥探索設立針對制造業主輔分離的風險補償基金,對于銀行機構向符合條件的實施主輔分離的制造業企業貸款所發生的超過一定比例的不良貸款凈損失,由專項信貸風險補償資金給予適當的補償。
制造業主輔分離對于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具有重大影響,在清楚地認識到制造業主輔分離對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重要性后,今后還要從不同的角度著手研究制訂出臺鼓勵制造業主輔分離的相關政策和激勵措施,逐步健全制造業主輔分離相關保障機制建設,促進制造業主輔分離研究理論和實際工作的持續深入、有序融合。
[1]畢曉嘉,趙四東.從“二元分離”到“有機集中”——產業園區轉型升級過程中的服務業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城市研究,2016(12):92-97.
[2]楊樺.加快福建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探討——基于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視角[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4):40-42.
[3]蘇本義.沛縣制造業企業主輔分離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30):7-9.
[4]鄧良,許抄軍.科技服務業與制造業聯動發展研究現狀與對策[J].湖北社會科學,2012(11):70-74.
F719
A
10.15913/j.cnki.kjycx.2018.02.012
2095-6835(2018)02-0012-02
福建省軟科學項目“基層科技服務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途徑與政策研究”(編號:2017R0025)
包則慶(1981—),男,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科技創新管理。
白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