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躍
(昆明理工泛亞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
傳統商業街區的規劃改造設計探討
武文躍
(昆明理工泛亞設計集團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224)
傳統商業街區屬于城市的特色商貿區域,是集觀光旅游、購物休閑、民俗歷史文化的追憶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娛樂街區,承載著城市的重要精神內涵,代表了城市獨特的地域風情,是有別于其他地區的特色空間領域。因此,對于塑造城市或地區的意境與延續其文化歷史而言,傳統商業街區的規劃改造設計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和價值。從傳統商業街區的內涵與分類入手,闡述了其規劃改造設計的現狀與問題,論述了商業街區改造和規劃的理論依據,并對傳統商業街區的設計方法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傳統商業街區;規劃改造;結構特征;建筑風格
傳統商業街區的空間結構特征較為獨特,建筑風格見證了區域發展的步伐,烙上了深刻的時代烙印,是老城區的關鍵構成要素。作為商品交易的必要場所,曾經商鋪林立的老城傳統商業街區,如今也面臨改造和規劃方面的一系列難題,應重塑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傳統商業街區,從而使每座古城的文化名片與歷史文明的窗口盡顯人文底蘊。
建筑能夠充分地體現城市的文化內涵,彰顯突出的文化歷史特色。而在目前傳統商業街區的規劃設計中卻產生了很多問題,比如傳統街區中的建筑古跡和宗教建筑得不到合理安置等。在對街區進行規劃改造時,因為人們對當地歷史文化的認識不足,以及交通不便、資金短缺等問題,使得城區改造設計不完善,導致建筑的改造和規劃出現了許多難題。新興建筑的奇異風格顯得突兀,盲目修建現代建筑或引入流行元素,打造古典、歐式或后現代流派的新奇建筑,都造成傳統街區在風格上的改造和再生無法獲得和諧統一的面貌,進而對城市的文化歷史脈絡造成破壞,而很難科學地弘揚自身的文化。
我國的建筑普遍注重人們的空間感受,這方面的研究價值超越了建筑的造型設計。而當前的傳統商業街區缺乏對這方面的考慮,欠缺對建筑空間形態的理解,僅僅關注單一建筑的體積、色彩和形式設計,而忽略了建筑周邊所圍合的公共空間。在室內商業建筑中使用過多的設計元素,影響了建筑空間的連續性和美觀性。
在以往的傳統街區設計中,無論是迂回曲折的傳統民居,還是雄偉壯觀的紫禁城,或是風景秀麗的江南園林,都恰當地把握了建筑空間形態中的虛的概念,賦予了建筑空間層次的變幻,使人有回味無窮的感受。縱觀當前的傳統商業街區,其規劃和設計大體都圍繞著建筑實體的圍合與修復,而未能處理好虛的部分,不夠注重街區內的廣場、道路及綠地等開放性空間,公共空間普遍缺乏文化內涵。此外,易忽視過渡空間起到的連續性作用,現階段的傳統商業街區空間形態僅僅保護了主流建筑,而忽視了過渡性的建筑空間,割裂了室內外環境的關聯。
部分建筑商利用經濟手段盲目實現建筑的功能,以保護開發,帶來了較好的經濟利益,但對歷史傳統街道的文化功能造成了破壞。比如武漢的江漢路步行街,地處漢口中心地帶,是當地非常著名的百年商業街區,其中,花樓街、洋人街的沿途有許多歷史建筑,風格各異且具有多種功能。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其如今基本完全用于專賣店商品銷售,各類商品的陳列和展示、流行的標志等,均散播著喧囂的商業噱頭和手段,造成先前的建筑功能部分喪失,丟棄了文化性。
傳統商業街區以城市文化歷史為基本題材,在具有一定地域傳統特色與文化底蘊的區域地段,將其策劃改造為具有國際時尚品位的休閑娛樂場所。融合了傳統民族文化和現代文明,不但體現出了本土的傳統特色,且充分展示了時尚的現代化都市生活。現階段,彰顯本土文化歷史認同與現代生活方式的商業街區已經得到了廣泛認可,被視為具有親和力和有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典建筑群。傳統商業街區側重于文化與歷史脈絡傳承,一般以所在場合或區域的歷史元素與人文資源為主要文化類型,合理布局每一地區的功能,建設現代化一流的基礎設施。同時,通過文化歷史的感染力和傳播性、先進設備的現代化便捷性,為傳統商業街區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娛樂休閑體驗方式,使人們更好地品讀歷史,感悟往昔。
作為物質與精神文明的融合體,傳統商業街區在構建與塑造城市形象中具有關鍵性的重要作用。鑒于其涉及到人們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的許多角落,應當將重點放在結合傳統文化與地域特色方面,側重于城市形象的提升和優化。每個城市都有獨一無二的傳統商業街區,比如,上海最具備當地特色的建筑并非東方明珠,而是位于傳統歷史街區的里弄建筑與國際近現代化的建筑群落。因此,傳統商業街區是宣傳和映襯城市形象的典型地標,其規劃、改造和設計不僅應突出商業性,而且還要注重地域文化內涵。
伴隨旅游行業發展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文物的鑒賞能力也在逐步增強。在具備文物保護意識的前提下,可以了解更多層次的知識背景,并獲得良好的教育結果,為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奠定堅實的基礎。作為重要的旅游資源,現階段應當充分利用文物古跡,在地區經濟發展的帶動過程中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但要避免對文物實行掠奪式開發手段,以防多數古建筑物被無端損壞,加快了街區老化的速度,最終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局面。在對傳統街區實施改造規劃的同時,也應重視歷史文脈的延續,防止盲目地跟隨建筑文化的外界潮流。
在傳統商業街區的規劃和改造設計中,要加深對文化內涵的思考和對消費模式的探究,以及對街區的空間格局、商業路線、街巷構造與新舊建筑的兼顧研究。在實踐中,應強化商業策劃的溝通配合,在依托建筑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在如今市場化的條件下,建筑設計師應當多加了解傳統商業街區的運作規律,才可以實現土地價值,滿足顧客的休閑娛樂體驗,實現規劃設計的完善。
[1]王紹增.本期主題:傳統商業街區規劃設計[J].中國園林,2008(03).
[2]萬陸洋.歷史性商業街區的保護與改造研究[D].無錫:江南大學,2008.
[3]柯煥章.對北京傳統商業街區改造的思考與建議[J].北京規劃建設,1999(03).
TU984.16
A
10.15913/j.cnki.kjycx.2018.02.122
2095-6835(2018)02-0122-02
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