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春宇
(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朔州高速公路分公司,山西 朔州 036002)
進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我國的高速公路也得到了較好、較快的發展。據我國交通運輸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6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達到4.696×106km,高速公路體系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總里程居世界第一;我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959 8×106km,鄉鎮公路覆蓋率接近100%;國家主要干線公路總比例超過70%.自習總書記執政以來,我國就大力發展經濟發展的大動脈與骨架——高速公路,在我國這一方針政策長期不會發生變化,截至目前,我國依然在努力建設高速公路,未來也將如此。雖然高速公路成長發展的這一路遇到了很多的困難,但在我們的堅持不懈下,很多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路基簡單而言就是鐵路和公路的基礎,它是按照規定路線要求和技術要求進行修筑的,目的是用來支撐上部壓力的一種結構,修筑過程主要采用的材料是土渣和石料。根據線路所經過地形的不同以及路線經過處所面臨的土地情況的不同,路基采用的主要材質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路基可以分為土路基、石路基、土石基三種。而采用哪種路基,最關鍵的是根據路基所面臨的土地材質,一些特殊的土地材質還需要對路基進行特殊的處理,比如凍土、軟土、流土材質的土地。
在公路的實際修筑過程中,常常會遇見各種各樣的地基土材質,以下將介紹這些地基的分類、組成成分和特點。
這類土地基有很多不同的分支,如淤泥、沖填土、雜填土等,而這類地基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天然含水量特別大,使得土地比較稀松,難以承受較大的壓力與沖擊力。當有外力作用在其上時會產生較大的變形,非常不利于修筑高速公路。
雜填土,顧名思義是有很多土質組成的一種混合型土,常見的組成部分有建筑垃圾、工業廢料、生活垃圾等。而這種土地基最常見于一些工業廢墟處或老城改造中,當修筑公路需要經過這些地方時,就需要注意此類地基。由于地基土質是由很多不同的土組合在一起的,各部分的土地性質特點都有不同,就造成雜填土地基十分難處理,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不規律性。
此類地基主要由砂粒組成,砂粒通常固化在一起,含水量較少,因此,具有一定的強度及良好的通透性。但此類地基在遭受特定頻率的震動和流水沖擊時,就會顯得比較脆弱。
目前,隨著我國高速公路的快速發展,在這么多年的高速公路的建造中,我國的公路修筑公司已經研究發展出一套完整的應對這些不良地基的有效方法,這是勞動人民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的結果,智慧的結晶。
強夯法是目前在處理問題地基、不良地基時最常采用的一種方式方法,也是最簡單、最適用的方法,在生活中、公路的修筑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強夯法就是對這些不良地基進行夯實處理,通過大噸位的夯錘對土地進行重擊,利用強大的沖擊力,使地基內部的土壤的結構性質在物理上發生強制改變。在這種方法的作用下,土壤中的天然水分被擠出,土粒由松散變得緊密,緊緊地固結在一起,從而具有承受壓力、抗震動的效果,成為合格的公路地基。
換土墊層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地基處理辦法,在實際修筑過程中有一定的應用,在其他方法難以使土壤才形成較好的狀態時,便只能采取這種方法。其特點就是高效,但操作復雜、成本高。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將處理不了、不能利用的土壤從地底下挖掘出來,然后換成能夠承受壓力、震動的結實土壤作為地基。這種方法雖然有效,但實際操作過程太復雜,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一般不采用這種方法。
灌漿法也是生產中最為常用的方法之一,這種方法是最高效、安全,與其他方法相比,也是性價比最高的一種。該方法指在修筑過程中向地基中注入某種漿液,這種漿液在土壤中發生固化,使得土壤中的物質都凝結在一起,再通過液壓、氣壓等方式,對地面實行加壓,在外力的作用下,凝結在一起的物質會變得更加牢固。
綜上所述,本文對高速公路的重要作用、現狀進行了簡單介紹,重點講述了高速公路路基的概念,以及其他不良地基的概念、組成、特點等,并分析了最常見、最有效、性價比最高的解決方法。本文分析、研究的結果能為從事高速公路建設的公司、人員提供一些幫助,從而為我國高速公路的發展作出一定的貢獻。
[1]高鶯燕,董榮書.公路工程不良路基施工處置技術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4(03):48,50.
[2]李瑞.淺談常見的不良地基及其加固處理方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0(07).
[3]王德志.路基邊坡穩定可靠性分析理論與方法研究綜述[J].中國科技信息,2010(16):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