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雷,李志霞,柴 欣,楊合恒,吳元星
(中原工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7)
對于理工高校,“產學研創”是校企合作推動人才培養。對于實體經濟、實業生產,“產學研創”是技術、人才、生產革新。河南省教育廳 “借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河南經濟轉型發展速度加快,正在實現‘彎道超車’”。
河南是教育大省,高校資源相對缺乏,就業壓力大。隨著市場經濟產業結構升級,沿海地區企業逐漸向內地轉移,就業人員緊缺。我們要轉變教育思路,適應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下對人才的需要。
對于校企合作,應讓學生去企業參與生產實踐。但在學生實操實習中,業務不熟練會損耗材料,需要企業安排專人教學培訓,材料損耗和人力成本為企業生產帶來了困擾。因此,校企合作面臨困境。產學研創人才培養模式中,會在校內建立產業園區,企業在學校內建廠房和生產線,企業用工面向學生,學校相關專業學生的到崗實習,既夯實了專業基礎,也為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利潤。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思路為職業教育開辟了新的思路。
在以往的教育體系下,職業教育的管理或只停留在理論知識的學習或條塊分割,不太重視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院校、技工培訓分別由不同部門主管,導致職業教育不太了解企業用工需求,就業服務不清楚學生資源和專業配置,造成教育和就業嚴重脫軌。
“政校企行合作,產學研創結合”就是學校充分利用與企業、科研單位等多種不同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以及在人才培養方面的各自優勢,把以課堂傳授知識為主的學校教育與直接獲取實際經驗、實踐能力為主的生產、科研創新實踐有機結合的教育形式。企業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中具有獨特、學校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逐步構建起了“工廠式學院、產業式專業、技術式課程、創新應用型人才”的人才培養模式。工廠式學院是基礎,產業式專業是主體,技術式課程是核心,創新應用型人才是根本,實現專業與產業、課程與崗位、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有機對接。
產(校企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高校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同時,注重與企業尋找適合企業發展和學生培養的合作方式,以科研成果、高校的人才、核心研發技術輸出作為企業發展的動力。
學(校企共建學生培養):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來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培養,學生的學習與企業的用人需要緊密結合起來。人才產出的同時充實高校社會專業人才庫。
研(校企共創科研):校企共建科研機構在對技術開發的同時對研究方向有清晰規劃,把僅僅技術型的研究轉變成技術、方向性兼顧的研究,使研究成果將推動企業以及行業的共同發展。
創(創業、創新、創投):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創新創業課程,在更多領域、院校、企業開展的產學研創合作模式,提升企業和產業競爭力。產學研都不是目的,創才是目的,產學研都是為創服務的,創是核心。
產學研創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下,各級院校積極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推動校企合作育人。產學研創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圍繞的是一個明確目標。
河南機電職業學院作為產學研創特色辦學單位,“電氣工程學院”“智能制造學院”等與企業建立緊密聯系,校園內設立有“龍翔電氣”“上海名匠”等多個合作企業。這里既是學生的教室,也是生產車間、實訓基地。目前,該校的校企合作正邁向層次高、領域廣、內容實的更高水平發展。
層次高:共同建設研究院,能科研,有成果,能創業,有項目。
領域廣:形式多樣,既有項目合作,又有研發平臺共建和技術轉移合作。
內容實:校企共建實訓基地,能生產,有產品,能教學,有學生。在產教融合中,給學校帶來新的機遇挑戰,為企業經濟帶來新的飛躍。
大學生科技園為學生創新創業、實習實訓、科研孵化提供了又一新的發揮空間。科技企業紛紛入駐,師生也熱情地投入創新創業隊伍,這里既是生產車間,也是課堂。
鼓勵、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并或合作辦學,與社會力量聯合建設教學、生活設施和購置儀器設備。整合和充分利用現有各類職業教育資源,打破部門和學校類型界限,提高辦學效益。調整高等教育層次、科類結構,重視研究生教育,積極發展本科教育,鼓勵有條件的省轄市和個別行業舉辦本科院校,帶動整個教育體系的發展。
2017-10-28,“河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金創新聯盟”在鄭州成立。該聯盟旨在貫徹十九大精神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構建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有效促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運用市場機制匯聚科技創新資源,助力產學研創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技術進步。
2018-01-03,為了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區域產業發展服務,河南工學院與精誠汽車零部件公司產學研基地成立。與多家企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提升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和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推動雙方發展。雙方在科技攻關、科技平臺建設、實習培訓、技術成果應用及轉化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在校企合作中,院校基礎設施得到改善,教學科研水平提升,地方政府也獲得回報。黃淮學院每年完成近千名高層次技能型人才培養,為全市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持,帶來的經濟利益投入到學校的教學科研,提高了學校整體的科研創新水平。
“產學研創”推廣了校企合作的辦學理念和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師資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規范了教學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推動了產業技術進步,為人才培養作出了突出貢獻。
[1]杜爽,李亞.產學研合作教育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探索與實踐——以寧波工程學院為例[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10,22(04):91.
[2]高毅哲.河南:產教融合助經濟“彎道超車”[N].中國教育報,2017-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