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天意 圖文 一
說到影響,更得感謝中學課本的古文背誦。當困惑于手頭的復習資料語焉不詳時,我會感嘆“無從至書以觀”;當父母叮囑我不要游戲人生,要好好學習時,我會反問他們“然則何時而樂耶”;當看到偽裝成網友的電信詐騙,我會調侃一句“有朋自遠方來,雖遠必誅”。事實上,“并背誦課文”帶給我的不僅是說話、組織語言的能力,還帶給我更多思考。
到高中以后,語文的背誦篇目更加深奧,甚至一度照著翻譯逐字逐句讀也仍然看不懂。那充滿香草美人的楚辭《離騷》,那“長篇大論”的《琵琶行》,那抽象模糊的《逍遙游》都一度成為“老大難”。但當我
閱讀分享:作者從自己中小學時代對背誦、讀書的經歷總結出了讀背的好處,不僅可以提高朗讀能力、記憶能力,更能提高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讀背是語文學習的法寶。“讀”指的是誦讀、研讀、品讀和心讀,統稱為“精讀”。精讀不但是獲取知識、思想的修養的途徑,而且是培養語文能力的極為重要的手段。“背”一定要做到熟背,有方法地背。堅持讀背,努力培養和提高自己的想象與聯想能力,多一些必要的基礎知識儲備,語文能力就能夠迅速地培養起來。(特約教師:福建省漳州市藍田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 楊杰斌)理解了香草美人的真正含義時,當我讀出了白居易作品強烈的韻律感時,當我明白了“大與小”的辯證思維時,我發現,理解了文章后再背誦就仿佛與作者對話,只恨我不能把我產生的想法告訴作者,只恨面前的老師精于應試,身邊的同學疲于應付,深深遺憾我心中的喜悅與驚愕無人交流。上了大學,我選修了大學語文,并滿懷熱情地加入了語文老師領導的社團,一起探討漢語語言的魅力。
我拿起手機,在高中同學群里調侃一句:“必背篇目加了這么多,那‘00后’豈不是要比‘90后’更有文化了?”于是大家發來“哭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