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英 王將
【摘要】閱讀教學是情感教育的重要載體,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能夠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鳴。結合教學經驗,就如何將情感教學運用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談幾點思考和看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 閱讀教學 情感教學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讓學生積極、主動對文章的內涵進行深入探究,從而體會作者的情感,和作者形成情感共鳴。這一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僅可以培養學生崇高且豐富的情感品質,還能促進學生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意義
將課堂教學內容與情感教育有效結合起來,可以實現學生學習效果和課堂教學效果的整體優化。
首先,有利于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這種教學模式讓學生的閱讀需求得不到滿足,而情感教育就可以改善這一局面。情感教育的運用,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突出,教師也可以通過情感教育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從而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舉個簡單的例子,在教學“小獅子愛爾莎”相關內容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說一說自己與小寵物之間的故事,或者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和小寵物之間的故事,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能夠充分體驗到人和動物之間的深厚的情感,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閱讀能力,還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
其次,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是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落實的教學目標。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灌輸,真正被內化和吸收的知識少之又少。而情感教學可以改善這一局面,強調學生自己的情感體驗。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與作者達成情感共鳴。學生的情感思維、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都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有效的訓練,綜合素質和語文素養也因此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加強語言引導,引導學生啟動情感
這也意味著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靈活運用語言,不斷提升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從某種程度上說,充滿激情的語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所以,語文教師在上閱讀課的時候要讓課堂富有吸引力,給人一種入勝的感覺。
例如,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相關知識點的時候,語文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可以設置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我們知道,有很多星體圍繞太陽轉,但是和地球一樣能夠適合人類居住的星體一共有多少?”通過這句話將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充分激發出來,從而調動學生的閱讀情感。除此之外,語文教材中很多課文比較感人,而且具有很強的故事性,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藝術性的語言將其講述出來,以此調動學生的情感。例如,在教學“小英雄雨來”相關知識點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通過生動形象且富有情感的語言,給學生講述小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和日本侵略者頑強斗爭的故事,將小雨來勇敢機智的品質以及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充分表現出來。教師在講述結束之后,可以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給同桌或者爸爸媽媽講述這個小故事。通過閱讀和講述這兩個過程,學生的情感得以豐富,也從中獲得更深層次的教育。語言引導的作用極為有效,可以顯著激發學生的表達和語言抒發積極性,能夠促進學生情感的迸發。對于教師來說,必須了解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內容,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運用。例如,只有一個地球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閱讀的核心目標和要求,引導學生針對地球的位置、人類數量承載能力提出問題,并且分析答案。
(二)全面深入閱讀,引導學生體驗情感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閱讀教學中,讀的地位是不容忽視的。語文教師要清楚認識到這一點,讓學生和作者在情感上達到共鳴。除此之外,語文教師還要清楚認識到一點,即知識源于生活。教師要想促進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深入閱讀文章,可以從生活實際中引入相關素材,或者將文本材料納入到實際生活這個大體系中,使教學內容和實際生活融為一體。從某種程度上說,這可以拉近學生和文本之間的距離,刺激學生產生閱讀欲望,以此激發學生深入學習,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
例如,在教學“媽媽的賬單”有關內容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去閱讀課文,以此縮小學生和教學內容之間的距離。基于自身情感經驗之上,學生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隱藏于字里行間的情感脈絡。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彼得媽媽給彼得的賬單聯想一下自己媽媽的日常,從而感受到媽媽無私的愛。在課文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說一說自己媽媽平時是如何照顧自己的,通過點點滴滴的分享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這樣既能加強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和情感。
(三)強化評賞朗讀,引導學生領悟情感
評賞、朗讀是閱讀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豐富學生情感的重要途徑。在閱讀教學中,“流利、正確、有感情”是朗讀的基本要求。前兩點很容易做到,但是“有感情”這一點具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想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必須要先了解并掌握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換言之,學生必須要理解作者的意圖,知道作者想要闡述某個道理,只有這樣才能理解文章中心,將文章中的情感充分表現出來。就筆者個人經驗而言,要想看自己是否有感情朗讀課文,最基本的一點就是看自己在朗讀課文的時候眼前是否浮現出文章中描述的畫面。教師要求學生達到這一點,這樣才能讓學生做到“有感情”朗讀課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進行教學。多媒體具有虛擬性的特點,語文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現代化資源創造出虛擬化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到情境之中獲得感官體驗,從而達到豐富情感的目的。對于學生的朗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互評和自評,在了解文章整體內容和核心思想的前提下,感受其中的深刻感情,并且思考需要使用的語氣和語速,這樣才能達到良好效果,實現能力的進步。朗讀屬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理解的體現,可以鞏固學生的記憶,同時深度思考文章結構和感情、語言內容。
例如,在教學“十里長街送總理”相關內容的時候,教師首先要帶領學生對文章進行品讀,把握全文的基調,感受當時人們悲痛萬分的心情。再利用多媒體配上低沉的音樂,讓學生朗讀課文,領悟到對周總理的深深懷念之情。又如,在教學有關親情類的文章時,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與親情有關的音樂,比如《父親》《時間去哪兒了》等,營造出一種的濃濃的親情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進行閱讀教學,可以將學生的情感充分調動起來。除此之外,在有關于描寫風景的文章教學中,語文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創建相關的情境。比如,在教學“桂林山水”有關內容的時候,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桂林山水甲天下的魅力通過圖片或者視頻給學生展現出來,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欣賞,通過品位把握作者蘊藏在字里行間的情感。
綜上所述,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語言學科的教學離不開語言引導,語文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在閱讀教學中重視語言引導,引導學生啟動情感,進入到閱讀情境之中,利用自己習得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去閱讀和感悟,和作者在情感上達到共鳴。
參考文獻:
[1]房永軍.情感,讓語文課堂如此美麗——小學語文情感教學實踐思考[J].課外語文,2015,(10) :84.
[2]李菁.關注情感,放飛夢想——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情感教學的策略[J].新課程,2014,(08) :131.
[3]段麗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情感教學運用研究[J].課外語文,2014,(02) :137.
[4]吳淑蓉.留意身邊的感動,建構生活化語文課堂——談小學語文生活情感教學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4,(01)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