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冀新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思考如何上好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新課程標準要求,高中學生必須優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具備終身學習能力,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教師應積極提高自身素質,領會新課程的精髓,教師應在課堂內外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教師素質 情感因素 聽說訓練 感知 觀察力
英語的應用非常廣泛,它也是我國大多數學校的必修課之—。英語課堂教學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又不能死板地一切教學活動都循規蹈矩。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改變一些不良的傳統教學形式,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如何把握這—學科特點,搞好英語教學呢?
一、教師要不斷進取,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一本教案可以用三年五載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當今社會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新概念、新事物層出不窮。就英語方面,隨著時代的變化,一些詞有了許多不同的意思。例如,“cool”這個詞它的本意是涼爽,現在它幾乎能在各個方面表達—種美好的感覺。當你在街上看到一輛豪華小轎車你可以說它“cool”,當你看到你喜愛的影星,你可以說他“Cool”。再如,“key board,I net met”這些詞出現在英語課本上的時間也不太長。適應這一切,就要求教師要持之以恒的學習,更新陳舊的知識,掌握新的內容。只有這樣才不會落伍,才能做—名合格的教師。
二、充分運用教學中的情感因素
常言說“學生是人,不是機器。”首先,這就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如果教師錯了就要勇于承認,千萬不能礙于面子以勢壓人。給學生創造平等、寬松的學習環境,這樣學生才肯聽老師的課;其次,教師要明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多引導、多鼓勵學生,這樣學生才愛聽老師的課,做好這兩方面才能激發學生的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動力,它決定學習效果。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創設情境,營造語言氛圍
課前幾分鐘,可以組織學生練說英語。可以是值日報告,可以講述經歷的事或談談明天的計劃,用這種方法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課堂上穿插一些小故事或偶爾提問,來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另外,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隨堂小測,或進行章節測試及時反饋信息,以利于老師更好地指導。
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較便利地展現感性材料,創造最佳情境,把學生帶入到一個嶄新的、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去,達到“課伊始,趣亦生”的效果。如高二下冊課文Life in the Ocean,教師如果利用多媒體先向學生展示海底奇觀及海底奇異生物的圖片并配以英文解說,以此引入課題,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多媒體集圖形、圖像、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從不同的感官刺激學牛,能激發和保持學生興趣,營造語言氛圍,活躍課堂教學氣氛。
四、促進聯系,強化聽說訓練
在聽力訓練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把聽力練習打到屏幕上,錄上聲音,反復播放,如還有困難可把聽力內容也打到屏幕上,看懂后再重新聽,學生見到文字內容并理解了練習,難題降低了難度,使每個學生都有收益。
教師上閱讀課時,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可以讓學生—邊觀看圖片或錄像—邊聽課文錄音。此舉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又可以幫助學生下一步對課文的閱讀理解。在加強閱讀訓練方面,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根據課文回答問題的練習打到屏幕上,如果沒有生詞,學生可以順利地讀懂,也很容易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如果有困難,答案也可隨后顯示出來。
對話課的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能大大激發學生說的欲望。高中第一冊Unit 4 Lessonl3的主要內容是準備乘飛機去旅游,高中第——二冊Unit l0 Lesson37是在商店與售貨員交涉,節取這樣的視頻圖像是較方便的。在“扮演角色”的對話中,大屏幕又起到了舞臺背景的效果,使表演真實可信,增強自信心。
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加強學生寫的技能訓練。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創設場景并提示Key words,要求學生先說后寫,或在閱讀訓練后安排這樣的練習。采用多媒體技術可把學生的典型錯誤顯示在屏幕亡,針對錯誤分析講解,一目了然,學生便能得到整體提高。
五、增強感知,突破學習難點
利用多媒體可以用圖形、圖像、動畫等表現一些口述和板書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化解教學過程中的疑點和難點;可利用不同的色彩、字體和符號突出重點、難點,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能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大幅度地增加實踐練習的數量,突出教學重點,提高語言信息的活動強度。講解現在分詞和過去分詞的區別時,教師若設計幾組對比圖片:a falling tree/a fallen tree,the rising sun/the,risen sun,讓學生觀察理解將會獲得較好的效果。講授單詞用法時,我們可以利用現成的教學軟件,通過技術處理,提取該詞在各課中出現過的典型句子進行匯編作為例子,讓學生通過例子進行總結,得出單詞用法。
利用多媒體還可以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密度,實現單元的整體教學,或跨單元跨學期的對比教學。如教高二Einstein—課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聯系高一Abraham Lin--coin,Karl Marx進行對比教學,挖掘文章的共同點,幫助學生總結寫人物作文的方法。這樣,通過前后聯系擴大了課堂容量,使學生在一節課的時間內接觸到多篇課文,增加了知識的輸入量,提高了教學效率。
六、培養觀察能力,促進創新思維
利用多媒體技術形象生動、信息量大、交互性強等特點,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有的放矢地補充恰當的資料,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并長期堅持不懈地組織學生討論,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教學高二課文First Aid時,教師可展示一些需要采取急救措施的場景資料,如火災、車禍等,要求學生自由發揮,討論并陳述急救方案。資料通過多媒體手段米表現,會更直觀、形象,更有利于活躍和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但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學生的主體性。我們要避免過多地使用多媒體,如果刻意地追求現代化,英語課變成多媒體展示課,教師變成了“放映員”。從表面卜看,學生的興趣很濃,但實際上變成丁老師搞“雜耍”,學生看熱鬧,學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對語言素材的獲取量就會相當有限。
2.注重課件的實效性。課件的制作是為了教學,不是單純吸引學生,課件的制作重在實效。許多教師希望多媒體課件“好玩”一點,“檔次”高一點。
3.注重課件的啟發性和與黑板的結合應用。我們不能強調“學生——計算機”的關系而忽視“教師——學生”的關系。多媒體無法取代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用英語進行的交際操練,更無法取代學生的思維訓練。同時,我們還要避免用投影屏幕取代黑板。在英語課堂上,教師應隨時根據教學進展創設背景,引導學生進行操練,從而達到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而且優秀的板書不僅精練,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疑問隨時調控、修改板書內容,這些都是多媒體所不能取代的。
總之,課堂教學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但又不能死板地一切教學活動都循規蹈矩。英語課堂教學必須改變一些不良的傳統教學形式,變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形式為以學生為主體的開放性教學模式,從素質教育和全人發展的理念出發,通過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