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辰
“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累累佩珊珊。” 2018年5月13日晚上6點,第二屆“尋找漢服大使”大賽總決賽暨頒獎晚會在悉尼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悉尼市政廳拉開帷幕。
現(xiàn)場座無虛席,既有華人也有不同膚色的國際友人。他們目不暇接,享受著這場東西合璧、融匯古今、美輪美奐的視聽盛宴。漢之古樸、唐之飄逸、宋之淡雅、明之端莊,歷經(jīng)世事浮沉的華夏衣裳,這一夜,令悉尼沸騰,讓世界驚艷。策劃這場表演的,正是“聽月小筑”創(chuàng)始人卓桐舟。
卓桐舟自幼對書中描繪的“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的古裝女子情有獨鐘。后來她到澳洲上學(xué),在澳洲,她經(jīng)常穿著鐘愛的漢服出外游玩、逛街。
有一次,她在圖書館看書時,旁邊桌上兩個人指著她,用英語小聲對話:“看,那個韓國人的衣服真好看。”“我打賭,她是日本人。” 在外國人的觀念中,唐裝、旗袍才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標(biāo)配。這一切讓卓桐舟深受刺激:漢服有不輸韓服與和服的美麗,我一定要讓世人認(rèn)識我們這張民族名片。
2015年,碩士畢業(yè)的卓桐舟做了個讓家人大驚失色的決定——在悉尼開漢服小面館!她要在面館里每天穿著漂亮的漢服,展現(xiàn)“青樓黛瓦,品茗賞畫,彈琴鼓瑟”的漢家詩意生活。
夢想是熱烈的,現(xiàn)實卻很冷酷。生活馬上給了卓桐舟當(dāng)頭一棒——談好的小面館廚師臨時變卦,看好的門店被人搶先,工作簽證遲遲辦不下來,她一下陷入困頓境地。
為夢折騰的人,生活捆得住她一時,捆不住她一世。后來卓桐舟和幾個伙伴,簽下一家上下層的商鋪,籌備“聽月小筑”,傾力將其打造成澳大利亞首家以古風(fēng)和漢服為主題的文化工作室。
卓桐舟和伙伴們一起,利用工作室做了很多好玩的漢服主題活動:茶道、古風(fēng)茶話會、書法、風(fēng)水、妝發(fā)課及笈禮。
卓桐舟和伙伴們又發(fā)起并策劃“尋找悉尼漢服大使”大型公益比賽。他們希望通過漢服表演,全方位地展現(xiàn)漢服之美,讓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漢服。
為拉贊助,卓桐舟找到廣告商說明來意。許多人不耐煩,覺得她的思路有問題:悉尼有許多選美比賽,像這種冷門的漢服比賽,能吸引觀眾嗎?他們問她干嘛不弄成旗袍選美大賽,那種凹凸有致的身材、曼妙的演繹,才是觀眾們想要看到的呢!
卓桐舟一遍遍解釋發(fā)起本次大賽的初衷,希望大家打破對漢服的偏見,接納漢服,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卓桐舟和伙伴們還在街頭做了很多次宣傳活動,穿上漢服的洋妞們洋帥哥們,紛紛夸張地表達(dá)自己的情感,“我的上帝啊,好神奇的衣服啊,簡直太美了!”
成功的前期宣傳,讓比賽吸引了近千名選手報名參賽,總決賽中所有選手的服裝都是卓桐舟帶著伙伴親歷親為。為了一條馬面裙,他們到處翻閱古籍,剪裁打版無數(shù)次;為了一塊織金面料,尋遍各地老師傅學(xué)習(xí)這門快要失傳的技術(shù);為了一件交領(lǐng)上褥,他們研究各種各樣的出土文物……海選,初選,半決賽,決賽,幾個月后,歷經(jīng)千辛萬苦,活動終于如期舉行,最可怕時,卓桐舟的口袋里只剩下4澳元。
在悉尼市政廳舉辦的總決賽非常成功。2017年11月24日,央視《華人世界》欄目組對卓桐舟進(jìn)行了專訪。
有一天,在火車站,有個白人老太太走到卓桐舟面前,遞給她一張紙條,上面寫著:我知道你身上穿的是漢服,你是中國人,真美!
那一刻,卓桐舟熱淚盈眶,她越發(fā)堅信:一生只做一件事,將它做到極致,將漢服植入人心。
(編輯 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