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達猩
說到放屁,相信你一點兒也不會陌生,因為,這是人類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了。但把放屁者換成動物……那,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到底哪些會放屁,哪些又不會呢?哈哈,歡迎來到這個“臭臭”的世界!
鯡魚:我要把臭屁填滿整片海
鯡魚會吞咽空氣,然后放屁,同時發出特定的有節奏的聲音,以此與其他鯡魚在水下交流。所以,對于人來說,放屁可能是讓他人敬而遠之的行為;但對于鯡魚來說,平時放放屁也許是很重要的交流手段哦。
屁是怎么來的呢?食物通過食道,進入胃和腸,在腸道內正常菌群的協助下,依靠腸的蠕動,食物被消化和分解。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的氣體(也就是屁)。
奶牛:屁量足以影響氣候
牛、羊等反芻動物的屁里會產生大量的甲烷,每頭奶牛每年可釋放出100千克~200千克的甲烷。因此,有人提出:全球變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養殖的牛、羊“集體放屁”。不過,甲烷易燃易爆炸,有的奶牛場會收集奶牛放屁時產生的甲烷,以此作為燃料。嘻嘻,也算是變廢為寶了!
鳥類:我不放屁,我自豪
人吃下食物后,胃里所含的伴生細菌就開始發揮作用,在分解食物的同時產生氣體。然而,鳥的胃里并沒有伴生細菌,因此,鳥類并不會放屁。也許,你聽過有些鸚鵡會發出“噗、噗”的聲音,不過,那并不是它們在放屁。
樹懶:我的絕招是通過呼吸“放屁”
樹懶的消化系統就和樹懶的行動一樣,運作得非常緩慢,需要好幾天才能消化掉吃下的樹葉。樹懶體內只有功能簡單的腸道微生物,但它們不會產生腸胃氣體。這些微生物釋放的甲烷會被血液吸收,然后再通過呼吸排出體外。
恐龍:我究竟會不會放屁呢
沒人聽到過恐龍放屁的聲音,也沒人聞過恐龍屁。但是,恐龍的一類——蜥腳類恐龍日常會攝入大量植物,也許和現在的大型草食動物有著類似的消化系統,也可能體內有著類似的生產甲烷的細菌。根據估算,一只蜥腳類恐龍每天可能產生1.9千克的甲烷。
珊瑚蛇:放屁是我的武器
和所有的蛇一樣,索諾蘭珊瑚蛇會放屁。實際上,索諾蘭珊瑚蛇用屁作為抵擋捕食者的第一道防線。受到威脅時,珊瑚蛇會抬起它的尾巴,將空氣推進泄殖腔(基本上等同于人的直腸),接著,把空氣射出來,發出響亮的一聲屁響,嚇跑敵人!
魚將魚:放屁是生死攸關的事情
對于鳉魚來說,一個適時的屁可能就是救命稻草。鳉魚以藻類為食,會把藻類產生的氣體一并吞入體內,腸道內大量積聚的氣體會讓它們漂在水面上。這樣一來,它們就面臨著成為鳥類晚餐的危險,所以,它們必須通過放屁把體內的氣體排出,才能回歸安全的深度。
還有哪些動物會放屁呢?一起來看看動物世界的臭屁大王候選名單——
長頸鹿:絕對會放,高度剛好對著人臉
猩猩:常常放,完全不會不好意思
豚鼠:一天放好幾次,震天響,臭氣直沖云霄
緬甸蟒:屁不響,但能臭死人,可能是黃褐色的
兔子:放屁是腸胃出了問題,可能會導致兔子死亡
狗狗:所有“汪星人”都會放屁,有的狗還會被自己放的屁嚇一跳
十一姐姐:“猜猜這是誰在放屁?”
非白:“我主動承認是我,好不?”哈哈!
火蜥蜴:可能放,或許不響,但拉的屎非常臭
山貓:絕對會放,吃了松鼠之后放的屁是最臭的
家養山羊:放,但它們打的嗝比放的屁要可怕得多
草原斑馬:放屁是它們最擅長的事情
章魚:不會放屁,但它們會噴出一股水以推動自己在海洋中前進(可以稱之為“偽屁”)
家貓:有人的時候放得更歡,沒有聲音但足以臭暈“鏟屎官”
怎么樣,有意思吧?快來選選你心目中的“臭屁大王”!
《玩紙牌者》 作者:【法國】保羅·塞尚(1839 -1906)
他是個“富二代”,卻對繼承父親的金融事業毫無興趣,一心只想畫畫。他是印象派到立體主義派之間的重要畫家,從19世紀末就被推崇為“現代藝術之父”。他喜歡就一個題材創作系列畫作,比如由5幅畫組成的法國農夫玩牌系列——《玩紙牌者》。此幅作品即為其中之一,大約完成于1893年,是該系列中構圖最出色的,傳聞于2011年被卡塔爾王室以1.6億英鎊(約合14億人民幣)的天價購得,創下了藝術品出售史上的最高紀錄。
《卡索內的教堂》 作者:【奧地利】古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
他出生于一個工藝美術家庭,與兩個兄弟都在幼時就展現了藝術天分。他參與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主張藝術創新,提倡世界各民族的美術應相互吸取營養,發展藝術家個人的風格。其畫作的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裝飾花紋以及繪畫與工藝的結合。他雖然沒有到過東方,但對東方藝術,尤其是對中國的民間藝術——年畫,具有濃厚的興趣。他搜集了許多中國年畫,據說,他的書房里就掛著中國的門神畫。他對年畫的濃烈色彩尤其喜愛,曾經多次以年畫中的戲曲人物為作品背景,顯得別有情趣。
《夜晚的咖啡館》 作者:【荷蘭】凡·高(1853-1890)
關于這位早逝的天才的簡介,請見本刊2018年第4期。他曾借住在法國一間通宵營業的咖啡館,并為它創作了兩幅布面油畫,一為內景,現藏于美國耶魯大學藝術館,參觀該畫需預約;一為外景,即本作品,現藏于荷蘭國立克羅-米勒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