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宏 王 忠/鹽城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會會辦公室
與正常的駕駛行為存在一定偏離的,被成為異常駕駛行為。最為常見的是駕駛過程中注意力不集中、錯誤駕駛、侵略性違規以及一般性違規等。一般情況下,駕駛員錯誤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駕駛行為差錯,一類是觀察判斷錯誤。其中駕駛行為差錯主要包含了技術差錯、操作差錯以及操作過程中著裝不符合規范等,例如拖鞋、高跟鞋、厚底鞋等。[1]駕駛行為差錯會導致汽車在進行運行的過程中發生不正常的現象,嚴重的可能致使交通事故的發生。注意力流失主要指的是記憶力或者注意力在短時間之內失效或者短時間內缺失,會對正常駕駛造成一定的影響。違規價值可以分為侵略性違規以及一般性違規,是異常駕駛行為的明顯表現。
隨著移動技術的不斷發展,駕駛人員在駕駛的過程中使用手機的現象越來越多,使用手機會分散駕駛人員的注意力,對駕駛的適應性以及駕駛績效造成影響。在現代社會人、車、路的大環境中,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是人。為了讓交通安全性以及交通事故的可控性得到保障,必須對駕駛員的駕駛行為進行研究和分析,其中需要包含駕駛員的駕駛行為以及駕駛員的人格類型對駕駛行為造成的影響。
本文采用了問卷調查,并將調查內容與調查數據進行了處理。其中將分值按照頻率進行打分,非常頻繁、經常、偶爾以及基本不和絕不的順序分別為1—5分,下表是調查項目以及得分情況:

表1 項目調查及得分情況表
通過表1我們可以得出,在異常駕駛中,占比最大的是次任務,次任務屬于注意力流失的一種 ,是原有的注意力流失與違規上進行疊加的新因素,次任務對駕駛員造成的干擾綜合性比較高,既包含了心理上的干擾,又包含了注意力以及視覺上的干擾。[2]
本次問卷調查總共發出300份問卷,其中回收260分問卷,有效問卷為240份。駕駛員年齡為18—30歲的占據50%,31—55歲占據47%,56—70歲占據3%,其中男駕駛員與女駕駛員占比分別為55%與45%。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女性駕駛員穿高跟鞋、厚底鞋進行駕駛是造成行車安全的一大因素,高跟鞋駕駛會導致出現異常駕駛行為。
在異常駕駛行為中,我們可以看到違規駕駛、錯誤駕駛以及次任務和注意力流失之間 ,都是具有關聯性的,其中關聯性最強的是錯誤駕駛和違規駕駛,當錯誤駕駛超過一定的范圍,就非常容易演變為違規駕駛。[3]
另外在進行問卷調查的過程中,我們還對人格類型進行了調查,在240份有效問卷當中,內向悲觀者人格人數為1,缺乏信心的挑戰者人格人數為2,平衡的中道者人數為150,傲慢的孤獨者人格人數為1,吸引人的冒險家人格人數為11,以牙還牙的自我保護者人格人數為75人。
通過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平衡的中道者占據了大半,該類型人格的人比較注重實際,其中有30人異常駕駛行為低于70分。以牙還牙型自我保護者人格的駕駛員為75人,在這75人中,有23人的異常駕駛行為低于70分。異常駕駛行為最高分為120分,分值越低,說明駕駛人員出現異常駕駛的行為就越頻繁。在平衡的中道者人格中有18.75%的被調查這容易出現此任務的異常駕駛行為,以牙還牙自我保護者人格中有32.45%容易出現西任務的異常駕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