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為了保障經濟能夠持續上升,民商法出現在公眾之中。民商法是由社會經濟發展所產生的,能夠體現出市場經濟的自由與平等交換,雖然它是一種客觀存在的法律,但是受到時代發展的限制,使其既有先進性,又存在局限性,因此本文對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與局限性進行探討。
關鍵詞:民商法;現代文化;先進性
一、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先進性
(一)在社會文化上的進步性
眾所周知,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民商法的存在具有其獨特的發展淵源。隨著工業化進程加快,社會分工急速加劇,為了使人與人之間存有良好的關系,確保社會生產能夠順利進行,民商法應運而生。由此可知,民商法出現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調節人們在社會中的關系,因此,其所想表達的精神是為了確保公民的個人利益不受損,以及人與人之間要具有平等競爭意識[1]。此外,民商法也提倡出責任精神以及責任精神,此些精神也充分體現了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特點。民商法中的自由平等精神,相比于傳統的社會欺詐行為來說,更具進步性,充分體現了我國社會的進步。
(二)在市場經濟中的適用性
現階段,我國的市場經濟魚龍混雜,其主要特征為競爭,所以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潤,一些不法分子會使用一些非法手段。因此,為了保護市場經濟體制不受到威脅,民商法需要增強其所具備的技術性。民商法的技術性主要體現在其具有縝密的邏輯性質,而且對于不同種類經濟行為上的規定也十分精確及細致。因為民商法是為了應對較為精明的商人,或是一些會投機取巧的非法分子,所以民商法要加強其自身所具有的經濟實用性,以此來應對多方面的挑戰。由此可知,適用性也可以說是民商法為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一種先進特征。
(三)屬于一種先進文化
隨著民商法不斷地發展、更改,現代的民商法不僅能夠體現出社會文化的自由、平等,還具有嚴密的邏輯思維及準確的定義。由于現代民法具有邏輯性及準準確性,所以使其充分體現出社會文化的先進程度,并且這兩種特征具有高度的關聯性。加之民商法還具有自由平等的特征,能夠保護個人利益,所以這一特征為民商法設立了一個發展目標,使其具有更強的針對性。而民商法所具有的嚴密邏輯性與準確定義也為其自由平等理念提供了保障作用。因此,只有大力宣傳民商法的重要作用,使每個人對民商法都有深度的認知,才能夠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創造一個優越的社會環境,使社會經濟更加健康的發展。
二、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局限性
(一)提升立法技術水平
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局限性之一是信息化不足。此局限性主要體現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速度的提升,信息化水平逐漸增強,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了各個領域之中,使得人們在生活、生產等方面都能夠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存在,甚至在一些行業中,信息化與智能化幾乎完全取代了人工。與此同時,民商法作為上層建筑,若是其規制效果不佳,不能夠將其法律范圍涉及到更多的領域,就會使得一些行業不具備較高的信息化水準,很難在短時間內適應民商法的存在,進而使得民商法在其規制范圍上較為不全面,存在眾多漏洞。
針對以上問題,要提升立法技術水平,增強民商法立法內容的可預測性,適當的對其立法內容進行擴展,擴大法律適用范圍,同時要使民商法具有較強的時代性與創新性,進而使其能夠容納更多的信息化發展內容,并且在適應現代化發展的同時,與現代經濟相適應。
(二)協調好社會和諧與個人主義之間的關系
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局限性之二是社會和諧和個人主義之間不平衡。此局限性的存在是因為民商法的制定是為了人們的合法權益能受到維護,在自由平等的社會發展中,重點強調發展個人主義,但是對于社會主義和諧內容卻涉及較少,這使得在現代民商法的文化中,社會和諧與個人主義嚴重失衡。
針對以上問題,要協調好社會和諧與個人主義之間的關系。這也是現代民商法文化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雖然個人利益十分重要,但是不能將個人利益最大化作為發展的標準[2]。比如:在《民法總則》中,增添了有關見義勇為的條款,這對和諧社會的建設來說,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對于現代民商法文化來說,也是一次充分的完善。
(三)加大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保護力度
現代民商法文化的局限性之三是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充分的保護。民商法的建立基礎為維護個人的自由競爭,確保社會經濟活動能夠正常進行,個人的經濟能夠保持自由狀態。但是由于此維護方式的存在,使得我國的貧富差距拉大,出現“富有的人更富、貧窮的人更窮”的現象,從而使得社會發展較為不穩定,社會秩序出現混亂。與此同時,積累財富的一方會使其所在行業出現行業壟斷,社會財富分配嚴重失衡,進而使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充分的保護。
針對以上問題,要加大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保護力度,在制定民商法時,加大對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的保護力度,不僅能夠確保社會公共利益不受損,還能夠推動現代民商法文化更好的發展。另外,在現代民商法中加入時代發展內容,能夠使其更符合社會發展所需。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商法在發展過程中,既有先進性,又存在局限性。其先進性主要體現在在社會文化上的進步性、在市場經濟中的適用性、屬于一種先進文化。其局限性為信息化不足、社會和諧和個人主義之間不平衡、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得不到充分的保護。只有將其局限性解決掉,才能夠使現代民商法文化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周銀.我國商法中加重責任理念的獨立價值——以民、商事責任的兼容和不兼容性為視角[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8,32(02):72-77.
[2]王明鎖.中國民商法典編纂的重大疑難問題——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商法典“通則編”草案建議稿》(黃河版)[J].晉陽學刊,2016(03):118-145.
作者簡介:
周洋(1987.06~ ),男,北京人,學歷:本科,在讀于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在職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