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彩禮是一種較為普遍的風俗習慣,當男女雙方婚約破裂時,彩禮返還問題容易引起雙方的糾紛。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婚約財產糾紛中彩禮返還的爭議焦點進行分析;并分別從彩禮認定范圍把控方面、彩禮返還請求權確定方面以及彩禮返還比例界定方面,細化闡述婚約財產糾紛中對彩禮返還的法律認定,以期為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的處理提供可靠的參照依據。
關鍵詞:婚約財產糾紛;彩禮返還;法律認定
作為一種傳承悠久的婚姻家庭制度,我國的婚約制度通常伴隨著男女雙方之間的彩禮贈與。由于受到人們婚約觀念變化及環境因素等的影響,締結婚約后因各種原因造成婚約破裂的案件數量發生了顯著增長。而由于婚約訂立期間,雙方多存在較為密集的財物往來,因此,其容易產生婚約財產糾紛。根據上述情況,分析婚約財產糾紛中對彩禮返還的法律認定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婚約財產糾紛中彩禮返還的爭議焦點
在婚約財產糾紛中,與彩禮返還的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第一,事實認定方面。婚約財產糾紛中,糾紛雙方容易對彩禮的事實認定產生爭議。例如,某案件中,彩禮給付方認為:男方于訂婚時付給女方的180000元訂婚禮屬于彩禮的一部分,而收受則認為其屬于無償贈與。第二,返還規則。在婚約解除階段,訴辯雙方的爭議焦點也涉及彩禮的返還規則。某婚約財產糾紛中,辯方認為案件一審中判定的彩禮返還比例過高,并利用雙方同居6個月及相關彩禮使用狀況等事實,主張調低彩禮返還比例。
二、婚約財產糾紛中對彩禮返還的法律認定
這里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對婚約財產糾紛中對彩禮返還的法律認定進行分析和研究:
(一)彩禮認定范圍把控方面
彩禮返還無疑是婚約財產糾紛處理中的重難點所在。當男女雙方訂立婚約后,雙方多會頻繁產生資金來往或財物來往。而當雙方婚約破裂時,很容易產生財產糾紛,此時,如何判定婚約訂立期間的財物往來是否屬于彩禮范疇是彩禮返還問題處理中的基礎所在[1]。
我國現行婚姻法中對彩禮返還的司法解釋為:收受彩禮方返還彩禮的前提為:支付方依據習俗給付彩禮。因此,判斷雙方之間的財物往來哪些屬于彩禮、哪些屬于無償贈與則成為干擾彩禮返還進度、婚約財產糾紛案件處理的關鍵所在。上述狀況對法官彩禮認定范圍的把控、判斷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為了體現法律的公平性,在彩禮返還判定中,由于不同地區風俗習慣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法官需要精確根據雙方當事人設涉及地區的婚約風俗習慣及既往類似案件的類型,總結出區分雙方往來財物為彩禮或無償贈與的一般規律。
例如,某北方城市婚約財產糾紛案件中,雙方當事人均為本地人。經總結,在婚約訂立期間,雙方發生的財物往來共計13.2萬元(物折現)。其中,大部分財物均可利用相關依據判定其是否屬于彩禮或無償贈與,而對于共計1.6萬元的認親錢,雙方當事人的爭議較大。法官在了解雙方當事人涉及城市關于彩禮的婚約規定后,判定該案件中1.6萬元的認親錢不屬于彩禮,應將其視為雙方當事人因增進情感而產生的無償贈與資金。
(二)彩禮返還請求權認定方面
伴隨著人們意識觀念的不斷變化,因訂立婚約后解除婚約而產生的彩禮返還糾紛數量逐漸增加。通過對支付方當事人選擇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婚約財產糾紛原因的分析可知,彩禮支付方提出收回彩禮請求而收受方拒絕該請求是一種主要原因,其在誘發婚約財產糾紛中的占比高達39.4%左右。
法律作為處理財產糾紛案件的重要參照依據,其對彩禮返還的認定決定著支付方當事人是否能夠收回其既往支出彩禮。事實上,根據彩禮的特殊屬性,可認定其彩禮返還請求權,原因為:男女雙方訂立婚姻關系后,一方因增進感情、保障其婚后生活等理由,會向另一方給付一定數額資金或財物。而當雙方因各種原因解除婚約時,一方給付彩禮的贈與行為所依附的條件消失,此時,收受方不再有占有彩禮的合法依據,即支付方有權請求對方返還彩禮[2]。事實上,對給付彩禮一方彩禮返還請求權的認定主要與彩禮給付條件依附的法律依據有關。這一法律認定可為給付方收回部分彩禮或全部彩禮提供良好的法律支持。
(三)彩禮返還比例界定方面
近年來,隨著人們法律意識、財產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婚約財產糾紛事件逐漸增加。彩禮作為我國的一項傳統習俗,其在婚約解除階段的返還處理尚未形成統一的標準。
通過對當前婚約財產糾紛中彩禮返還爭議焦點的分析可知,在解除婚約時,雙方當事人多可接受返還彩禮這一要求,但具體的彩禮返還比例,卻很容易成為雙方爭議的焦點。法律條例作為處理婚約財產糾紛的參照依據,其對彩禮返還的認定直接影響婚約財產糾紛的處理效率及處理質量。
根據實際狀況,本研究認為:當支付彩禮方當事人因婚約解除而向對方當事人提出返還彩禮請求,且該請求符合法定情形時,彩禮返還比例的確定應充分參考以下幾種要點:第一,當地類似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的裁判結果。針對某一婚約財產糾紛彩禮返還比例界定案件,在確定返還比例之前,應通過多種渠道查詢本地是否有類似案件。如有,可將其裁判結果作為界定返還比例的參照。第二,當地風俗習慣。與其他案件處理的不同之處在于,彩禮的民俗屬性決定著其返還比例的界定應充分考慮當地的風俗習慣狀況。如當地民俗習慣以偏向被支付方為主,則法官在確定返還比例時,應適當降低支付方當事人的返還比例。如當地風俗習慣傾向于非過錯方持有高比例彩禮,則法官可參考該風俗,適當降低過錯方的返還例。
三、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婚約財產糾紛數量的不斷增加,人們逐漸對彩禮返還的復雜性建立了一定的認知。法律作為確定彩禮返還的主要依據,其對彩禮返還流程、相關細節的認定,有助于后續婚約財產糾紛中彩禮返還事件的處理。此外,為了體現法律的公平性,在針對彩禮返還相關問題進行法律認定時,應充分參考婚約財產糾紛案件涉及地區的風俗習慣、既往裁判結果等信息。
參考文獻:
[1]年穎.婚約財產糾紛中對彩禮返還的法律認定[N].人民法院報,2017-11-08(007).
[2]胡亞麗.婚約及婚約財產的法律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5.
作者簡介:
錢歆雯,女,漢族,江蘇無錫人。研究方向: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