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發現,罐裝食品可能含有高劑量氧化鋅,食用后會對消化系統造成損害。
氧化鋅常用于食品罐內部涂料中,以延長食品保質期。研究者表示,氧化鋅納米粒容易聚集在胃腸道細胞上,其可以改變小腸吸收細胞表面微絨毛的結構,甚至減少微絨毛數量,從而影響吸收功能。氧化鋅納米粒還可能觸發大量促炎信號,從而增加腸道通透性,允許原本不該進入血液的化合物進入血液。
摘自《北京日報》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每天吃少量核桃可預防心臟病和結直腸癌。
該研究由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安娜·霍舍爾教授發起。研究人員讓18名健康的成年人每日分別攝入10克或42克核桃,每3周為一個階段,共6周。除核桃外,參試者的飲食一致。試驗開始前和結束后,研究人員采集參試者的血液和排泄物樣本,血液樣本用于測量膽固醇、血糖和炎癥水平,排泄物樣本用于確定腸道細菌的構成。結果發現,連續6周每天吃核桃,可以明顯減少膽汁酸生成,降低壞膽固醇水平。而膽汁酸過量可導致結直腸癌,壞膽固醇水平低則可減少心臟病的患病風險。
研究人員分析認為,核桃中所含高纖維可促進腸道內好細菌的生長。此外,每天吃少量核桃的人體內產生的次級膽汁酸較少。在結腸癌發病率較高的個體中,次級膽汁酸普遍較多。
新研究還發現,核桃可以增加腸道中柔嫩梭菌、羅斯菌和梭菌的水平。在動物實驗中,這些菌群能夠減少炎癥發生,越來越多的人已經將其視為潛在的益生菌。
摘自《生命時報》
近日,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的兩位學者對目前健康人群微量營養素補充的常見問題進行了梳理。結果表明,對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除了補充鈣劑外,還需要補充維生素B12。
一般而言,正常人體對維生素B12需要量很少,只要飲食正常,就不會缺乏,但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的飲食不足以滿足其需求。維生素B12主要存在于肉類中,如動物肝臟、牛肉、雞肉、魚類、蛤類、蛋、乳制品、腐乳等,腸道細菌可以合成,故一般情況下不缺乏,但維生素B12是消化道疾病患者容易缺乏的維生素,也是紅細胞生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如果嚴重缺乏,將導致惡性貧血。
摘自《健康時報》
近日,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人們的用餐目的和選擇與一天的不同時段息息相關。
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在校園進行了一次調查,詢問參試者一日三餐所吃食物的具體類型和原因。結果顯示,絕大多數人的早餐選擇是麥片、雞蛋、牛奶、咖啡等食物,目的是填飽肚子和保持精力充沛。午餐時人們較多選擇方便、預先做好的食物,選擇喜好同個人習慣和食物價格相關。晚餐時人們的食物最具多樣性,此時人們進食的目的是對美味的身心享受。
上述結果顯示,白天的飲食更多由功能性因素決定,比如對抗饑餓、補充營養、保持健康、控制體重等;晚上的飲食則是為了滿足心理和情感上的需要,比如同他人進行社交活動、愉悅自己和家人等。該研究有助于人們合理安排日常飲食。
摘自“人民網”
一項研究發現,吃堅果可明顯提高年輕男性精子的數量和健康水平。該研究結果“支持了長期食用堅果對健康男性精子質量的有益作用”。該研究結果與其他研究中觀察到的堅果改善精子質量的結果一致,這些研究著眼于含有豐富歐米伽-3、抗氧化劑如維生素C和E、硒和鋅以及葉酸的飲食。堅果富含這些營養物質。
摘自《CBS新聞》

廣泛的研究發現,大蒜可以提高免疫力和心臟健康,有助于預防和抗擊某些癌癥,降低甘油三酯和總膽固醇水平。研究人員報告說,大蒜中的許多化合物包括抗氧化劑和蒜素,都具有抗菌性能。這些好處在只吃了一餐生蒜后就可以看到。而且,不僅是生吃大蒜,在煮熟的情況下,大蒜仍然可以保持它的營養價值。因此人們可以提前準備好大蒜,在烹飪時最后加入即可。
摘自《醫學快報》

奶酪富含飽和脂肪,通常被認為對心臟有害。但是,越來越多的研究者發現,乳制品可能并不像過去想像的那樣對人的心臟有害。某些類型的含脂肪乳制品,包括奶酪,甚至可以幫助降低膽固醇。
在最新的一項研究中,研究對象連續六周吃了大量的全脂切達奶酪,研究者發現,吃中等厚度的切達奶酪的超重中年人,比吃低脂奶酪或黃油的同齡人膽固醇水平更低。
摘自《赫芬頓郵報》
美國國家老化研究所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相比頻繁進食的小鼠而言,增加兩餐之間的時間會使得雄性小鼠變得更加健康和長壽。研究者指出,不管小鼠攝入了多少熱量,禁食時間的增加會改善機體健康并促進長壽。每天攝食一頓的小鼠有著最長的禁食期,這種小鼠往往壽命較長,而且對于常見年齡相關的肝臟疾病和代謝性疾病也有著更好的預后結果。
摘自《sciencedirect》
美國“健康日”網站報道稱,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人類營養學家發現,在飲食中添加葡萄和漿果有益于肺部健康。
研究人員從挪威和英國選取463名成年人,進行了為期10年的追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參試者日常飲食中的花青素攝入量與肺部健康狀況之間成正比例關系。那些愛吃富含花青素的深色水果和蔬菜者,肺功能隨年齡增長的下降速度比花青素攝入量少的人慢,即使考慮了吸煙等其他因素,這種差距也顯而易見。
研究人員表示,攝入大量含有花青素食物的中老年人呼吸更加順暢,可以將肺功能保持在最佳水平,因為花青素通過其抗氧化和抗炎功能起到了保護肺部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深色的水果和蔬菜對從不吸煙和已經戒煙的人最有幫助。
摘自《生命時報》

抹茶蛋糕、抹茶奶昔……人們對抹茶并不陌生,但是對抹茶的營養特點了解甚少。
抹茶是用喜陰的茶屬植物的葉子制作而成的。在采摘前的幾星期,茶葉被覆蓋起來避免陽光直射,這樣減緩了茶葉的生長速度,使其中的葉綠素大量聚集,最后就得到了深綠色的茶葉。只有這些顏色深、質量好的茶葉才會被采摘,經烘干、碾壓制成抹茶粉。
因此,一般而言,抹茶顏色越深,代表質量越好,最好的抹茶常帶有甜味,多用來泡茶,次之的用來制作抹茶食品和奶昔飲料等。
比起綠色蔬菜和新鮮水果,抹茶含有的抗氧化物質更多,如多酚、兒茶酚、葉綠素等。這些抗氧化物能消滅體內自由基,保護細胞不受損害,有抗衰老、加快新陳代謝等作用。尤其是其中含有的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具有較強的抗癌作用。此外,抹茶含有的L-茶氨酸能使人身心放松、頭腦清醒,提高記憶力和注意力,甚至比喝咖啡和提神飲料更有用。
摘自《健康時報》

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葡萄中所含的多酚類物質是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劑,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有效地調整功能,抵御或減少自由基對肝臟的損害。此外,多酚類物質還具有抗炎作用,能與細菌、病毒中的蛋白質結合,使它們失去致病能力。國外的研究證明,新鮮的葡萄具有抵抗病毒的能力。
葡萄中的葡萄糖、有機酸、氨基酸、維生素對大腦神經有興奮作用,對肝炎伴有的神經衰弱和疲勞癥狀有改善作用。葡萄中的果酸還能幫助消化、增加食欲,防止肝炎后脂肪肝的發生。另外,葡萄干是肝炎患者補充鐵的重要來源。
摘自《醫藥養生保健報》
漢堡包、薯條、面包、爆米花等食品的包裝紙上常有一種防水、防油的涂層,它被稱為全氟烷基化合物。
美國的研究人員檢測了美國27家速食連鎖店的400多個快餐包裝樣本。結果顯示,樣本中近半數包裝紙和兩成薯條、比薩包裝盒,都含有全氟烷基化合物。
研究人員警告,某些全氟烷基化合物的暴露,可能導致癌癥、甲狀腺疾病、免疫系統抑制、生育能力減弱及嬰兒出生體重過低等問題。尤其是尚在發育中的兒童,更容易受到影響。
美國科學家呼吁,政府應該要求生產商研發不含氟、無毒、不會在環境中永久殘留的替代包裝物質,并且在替代包裝物質進入市場前做更全面的檢測。
不過在很多相關企業看來,以全氟烷基化合物的優良特性和它數十年來的市場地位,尋找合適的替代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