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了白露,一些地區的晝夜溫差會越來越大,人們會漸漸感受到涼意,因此要開始重視保暖工作了。相信大家都聽過“春捂秋凍”的說法,但醫生提醒,身體有三個部位一定不能“凍”。
氣溫降低時,頭部暴露在外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而使腦部供血不足,人容易出現頭暈、頭痛,甚至可能伴有心煩、耳鳴、煩躁易怒、失眠多夢等癥狀。
保暖方法:
低溫、大風天氣時,最好通過戴帽來保護頭部。帽檐最好能蓋住額頭,而且不要稍微出汗就摘掉帽子,熱量流失過快容易感冒。
干梳頭是一種簡單的頭部按摩,做法非常簡單,只需將十指微張,彎曲成“梳子”的形狀,放在發際線處,然后從前往后一直梳,想起來時梳個3-5次就行。常按摩不但能疏通頭部經絡、促進氣血運行,增強頭部御寒能力,還可以讓頭發得到滋養,預防脫發和早白發。
腹部受寒易引起腹部經脈氣血瘀滯不通。例如,有胃病史的人受寒后易胃痛,經期女性受寒后易痛經等。
保暖方法:
到了秋天,女性最好不要再穿露臍裝,低腰褲也要盡量避免。老人、小孩、寒性體質的女性和素有胃部不適人群,可以在出門時加一件馬甲,避免腰腹部受寒。
每一晚睡前搓熱兩手,左手手心放于肚臍上,右手放于左手手背。然后,繞著肚臍按順時針方向搓摩腹部約10分鐘。堅持做不僅能有效緩解腹部受寒引起的不適,還能調理脾胃、預防便秘。
腳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而且腳部皮膚薄、脂肪少,抗寒能力差,因此腳部皮膚的溫度是比較低的,也最易受到寒邪侵襲。
保暖方法:
堅持用熱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解表散寒,幫助緩解手腳冰冷的癥狀。在熱水中加入生姜、花椒,可加強祛風散寒的功效。要注意泡腳水溫不能太高,時間不要太長,水溫在40℃左右、泡20分鐘即可。
腳掌是臟腑的集中反射區,經常按摩此處能刺激氣血運行、改善腳部冰冷癥狀。每按一個地方,停留3-5秒,直至足部恢復溫暖。
最后提醒大家,抵御秋涼,還要盡量少吃寒性食物,飲食上應傾向于清潤、溫潤,多吃百合、芝麻、糯米、核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