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婷婷
摘 要:聲樂表演是以演唱的聲樂作品為依據的創作過程,美聲聲樂表演是聲樂表演中的重要部分。想要達到更好的聲樂表演,除了先天天賦方面所起的作用外,表演者的聲樂表演的技巧也占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地位,而美聲聲樂表演的體驗技巧可以使表演者更好地感受和傳達所要演出的作品的魅力。本文將系統闡釋美聲聲樂表演的體驗技巧。
關鍵詞:美聲 聲樂表演 體驗技巧
聲樂表演體驗的核心目標是要在主客體情感交流的過程中,感受、吸收、融合、升華音樂作品的情感因素,使作品包含的情感與表演者的心靈發生共鳴,當情感體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便會上升為審美情趣。表演者在不斷體驗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精神和內涵,同時帶有情感地表演也可以更好地傳達音樂作品的靈魂,使觀眾體驗到獨特的審美享受。因此除了表演天分,表演者還需具備充分的表演的體驗技巧,以期更好地感受作品,使作品上升到審美情趣。
一、 運用歌唱技能進行美聲的音樂體驗
不斷探尋表演者的演唱與作品音樂的最佳結合點是音樂體驗的重要工作。在不同的表演者身上所表現出的音樂特點是不同的,每個音樂作品也表現出各自的風格特點。這時表演者就需要體驗不同作品的不同風格,并按照作品的風格去尋找合適的方法來演繹。在表演之前,表演者需要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作品。在表演者對歌曲的基本演奏方法有了大體的了解之后,就應該在心中設計歌曲的處理方式。而演唱者應該對意境、風格、聲音都有所體驗,從而逐步找到最佳的設計處理方式。下面我們就來看運用歌唱技巧進行美聲的音樂體驗的幾個方面:
1.意境的體驗技巧
蘇軾評論唐代王維的作品中指出:“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而中國古代的詩歌即歌曲,由此可見,在中國古代,歌曲就不只傳達字句和感情,還能傳達一種意境。在現代的美聲音樂也是如此,美聲音樂表演者不僅僅要表現出音樂的“音”之美,還要表現出音樂的“韻”之美。而要表達出音樂的“韻”美就要完美地傳達其意境,而想要傳達出來就需要表演者的體驗技巧。那么如何體驗意境呢?首先,表演者應該深入了解作品所要表現和傳達的內容。表演者可以在查取相關資料的基礎上了解其作品的背景及其所要表達的內容。然而,僅僅是查閱相關資料,掌握作品的基本信息是遠遠不夠的。隨后,表演者需要開發自己的想象力,在自己心中想象作品塑造出的畫面,在體驗畫面的時候獲得獨特的美的感受,體驗作品的基本情緒和意境,這樣才能更好地將作品的基本情緒和意境傳達出來。例如在體驗《游移的月亮》這個作品時,表演者可以想象月夜圖,在感受月亮的不斷移動變換的過程中感受這個音樂作品的情境,更好地還原作品內涵。除此之外,表演者要注重想象能力的培養。如果缺乏對生活的認真觀察和感受,表演者可能想象力相對不能足以體驗作品情境。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想象力呢?筆者認為,可以概括為“多聽、多看、多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多聽自然界的聲音和音樂作品,聽到聲音就進行想象。除此之外,還要多看,多觀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這樣在想象的時候才能更好地再現場景。最重要的是多感受,多感受生活中所遇見的情境,多感受音樂作品。只有想象力得到提高,生活感受力獲得提升,才能更好地體會作品的意境,從而創造出更好的審美感受。
2.聲音的體驗技巧
在體驗作品的基礎上,通過什么樣聲音去演繹,這需要表演者對聲音進行體驗,選擇最佳聲音去演唱作品。表演者不僅要擁有美妙的聲音,更要掌握不同類型的聲音,以便在很好地體驗不同聲音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聲音。不同的作品所需要的聲音是不同的。例如在以愛情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表演者如果使用高亢的聲音去演繹,就會破壞美好的愛情的表達。在一首表達愛情的音樂作品中可能也需要不同的聲音。因此表演者需要在美好愛情順利進行的表達時采用纏綿、細膩的聲音,在愛情受阻時采用低沉的聲音,在愛情圓滿時采用歡快的聲音。因此表演者需要不斷地體驗音樂中的情感并體驗聲音與情感的搭配度來選擇合適的聲音。再比如在演唱一首愛國歌曲時,就要采用高亢的聲音來表達愛國情懷。所以聲音的體驗必須建立在情感、情境的體驗基礎上,并不斷嘗試、不斷甄別,只有不斷地體驗聲音是否合適音樂作品的情感表達,才能更好地通過聲音這個媒介演繹作品靈魂。
3.韻味的體驗技巧
作曲家作出的曲子不經過表演者的演繹無法傳遞曲子的韻味,所以根據歌曲體驗其中的韻味并將其完美傳達就成了表演者的重要任務。如果不體驗作品中的韻味,而只是通過音符固化地去演唱一個作品,那么作品的韻味就會消失,好的作曲家會竭盡所能體驗韻味以追求獨特的表演效果。這樣的作品演唱出來就不是音符的羅列,而會變得鮮活起來,更有美感,同時使聽者置于一個美的感受的情境中,也更能感受到作品的獨特韻味。而要體驗作品的韻味,表演者就應該在作品上下功夫。在表演中,對調式、曲式、旋律、節奏、速度、強度等進行深刻的分析,選取最能表現作品韻味的加以采用。所以,一次好的演繹需要無數次嘗試,只有表演者靜下心來細心體味、感受、嘗試、選擇、改善,才能體會到作品的獨特韻味并將其完美表現出來,展示引人入勝的獨特魅力。
4.風格的體驗技巧
每一部音樂作品都有獨特的風格,而作品風格如果掌握不好的話,就會影響作品的展現效果。要掌握作品風格,需要表演者積極地去了解作曲家所生活的時代、所處地區的風貌、主要創作風格和作曲家的喜好和作曲習慣,同時應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作者最初所要傳達的美感和情感。表演者需要事先研究和體驗作品的風格,把作曲家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風格更好地表現出來,運用不同的聲音、力度、韻味去表達不同風格的作品,這樣才能產生心靈的共鳴和藝術回味,使觀眾也更好地體會作品的風格和了解音樂作品的全部內涵。
二、 進入作品的角色進行身心的體驗
不僅作品間的情感體驗不同,角色間的情感體驗也不盡相同。表演者只有充分進入角色,充分體驗角色,才能更好地體驗作品。
1.感性的體驗技巧
表演者首先應該對歌曲有感性的體驗,在了解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的基礎上先對作品進行情感體驗。表演者可以先不看曲譜,先深入了解歌詞,在誦讀歌詞的時候感受詞作家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加上音符,體會曲作家創作的內涵。感性體驗有利于表演者發掘出該作品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思想感情。表演者對作品了解地越多越全面,就越能對作品有著最佳的感性體驗。
2.理性的體驗技巧
理性的體驗和感性的體驗一樣都是發掘作品的真諦。而理性的體驗不僅需要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該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發掘詞作者和曲作者是如何通過歌詞和音符表達這種感情的。也就是說,理性的體驗不僅要發掘作品的真實內涵,還要了解其表現手法。這就要從詞、曲的表述方式入手,深入體會其表述方式的創新,看作者是如何通過特定的手法實現他們的創作目標。這樣只有對這部作品有了深刻的理性認識,才會對歌曲的是如何表現感性色彩有著具體的認識,也才會對歌曲的本質有更好的把握。
3.技藝的體驗技巧
表演聲樂作品,需要有一定的技藝,即表演者要根據不同的作品掌握不同的表現手法。通過對不同的表現手法,例如調式、調性、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色等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把握歌曲的演繹。一首好的樂曲,僅僅內心體驗完美還是遠遠不夠,表演者的最主要的任務還包括通過好的表現方法將其完美的演繹出來。表演者通過正確的分析、處理、構思演唱技巧和手法,才能完美地傳遞自己對歌曲的體驗。
三、 創造音樂形象進行表演體驗
美聲聲樂表演最終的任務是表演,帶給觀眾更好的審美感受,表演是最為關鍵的一環,所以進行表演體驗是至關重要的。表演者進行表演時,是把原本的詞曲作品表現為具有情感體驗的音樂形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表演者不僅通過較好的表現方式和技巧將詞曲信息再現,而且通過情感體驗和情感表達,通過藝術形象的塑造達到再創造的效果。在這個過程中,藝術形象得以更加活靈活現的塑造。所以,創造音樂藝術形象以進行表演體驗是每個表演者都要重視的至關重要的一環。一般來講,表演體驗時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以情演唱
美聲聲樂表演的過程中,聲音不僅是傳達信息的載體,同時也是情感的載體。表演者要做到“以情動人”,就要將情感融入到聲音中,用聲音去傳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只有表演者的聲音和作品情感所要求的聲音相吻合的時候,才能準確、生動地表達作品的情感內涵,才能達到“聲情并茂”的理想境界。
2.以心演唱
在表演過程中,演出者需要將詞曲內容經過藝術加工轉化為心中的感性和理性體驗,再通過一定的表達手段和技巧,利用聲音將其完美再現。在這個過程中,表演者需要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入到表演中,只有自己用心演繹,才能打動自己,打動觀眾。
3.手勢的利用
在美聲聲樂作品形象的表現上,手勢起著主導作用。手勢不僅可以增加觀眾對作品形象情感的認識作用,還能在詞曲不完全能夠解釋內容的時候起著輔助說明的作用。常見的手勢有情緒性手勢、象征性手勢、模仿性手勢、指示性手勢等等。
4.面部表情和眼神的運用
在表演過程中,除了聲音以外,還可以通過面部表情和眼神增強作品的感染力。在塑造形象時,可以通過不同的細微的面部表情的變化來表現不同的情感狀態。同樣,眼神也可以起著傳遞形象情感的作用,當你要表達角色的幸福、悲憤、憂郁、希望等情感時,可以通過眼神表現出來。而眼神的表達可以更好地看到表演者的內心情感體驗,而表演者內心的情感體驗又完美再現著作品中的角色塑造。
綜上所述,表演者可以運用歌唱技能進行美聲音樂體驗,進入作品的角色進行身心的體驗,創造音樂形象進行表演體驗。只有這樣更好地運用美聲聲樂表演的體驗技巧,才能將美聲聲樂作品更加完美地演繹。
參考文獻:
[1] 胡靜.論美聲聲樂表演的體驗技巧[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9,27(2).
[2] 段鳳琴.基于舞臺表現力的聲樂表演研究[J].藝術評鑒,2018(3).
[3] 龍淼鑫.地方院校《聲樂表演》課程構建的研究——以廣東惠州學院聲樂表演專業為例[J].大眾文藝,2017(24).
[4] 張韜.提高聲樂表演技巧的策略厘析[J].當代音樂,2017(23).
[5] 榮春梅.聲樂表演中的情感處理與把握研究[J].藝術評鑒,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