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想當年,錢塘江上,浪尖風口,英勇的弄潮兒手持紅旗,勇立潮頭,英姿勃勃,意氣風發,岸邊無數百姓為之歡呼吶喊。“天下英雄出我輩”,如今,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中,更有無數的弄潮兒,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書寫出令人擊節贊嘆的時代史詩。
一代弄潮兒,用“速度”創造奇跡。回望40年的改革開放之路,“速度”是我們始終不懈的追求目標。當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一夜之間傳遍中國,“深圳速度”成為時代標桿。“一天蓋起一層樓”“一個月修通一條高速路”……剛剛走出計劃經濟旋渦的中國人被“深圳速度”震驚了。我們已經落后太久,必須迎頭趕上,彎道超車,怎敢有一絲一毫的懈怠?如今,“速度”已經被中國的“弄潮兒”們無數次刷新:高鐵速度,朝發夕至,千里城市一線牽;航母速度,短短幾年時間,讓首艘國產航母下海遠航;快遞速度,爭分奪秒,讓“雙十一”的15億個包裹在短短數天之內如期抵達……“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從深圳速度到中國速度,就是這樣意氣風發、一往無前。
一代弄潮兒,為“綠色家園”不懈奮斗。古有愚公移山,為安居樂業的家園而胼手胝足、肩扛手提;今有無數仁人志士,為了“綠水青山”而大聲疾呼、不言放棄。“滇池衛士”張正祥為了守護昆明的母親河,與滇池兩岸的違法排污企業斗智斗勇,即使頭破血流依然如故;“當代愚公”黃大發,為了讓鄉親們實現“吃上米飯”的樸素夢想,歷經30余年,帶領村民們用鋼釬在懸崖峭壁間挖出了10公里長的“天渠”。在莊嚴的人民大會堂,習近平總書記見到這位老支書時,熱情地邀請他坐到前排,合影留念。老支書已經年逾八旬,但這份“弄潮兒”的氣魄,讓他永遠激情燃燒,熱情洋溢。
一代弄潮兒,永遠奮戰在時代的浪頭。君不見,抗戰時烽火硝煙的荷花淀,如今成為舉世矚目的雄安新區。“君到雄安見,人人談新區”,華北平原上的這塊地方,在不遠的未來,將變成一座智慧城市,一座新能源城市,一座森林城市,一座不炒作房價的城市,一座在世界城市之林中獨樹一幟、熠熠生輝的城市……“雄安新區,千年大計”,這里將是無數“弄潮兒”施展才華的舞臺。個人的奮斗、國家的發展,在這里雙線交織,締造華章。如果老作家孫犁能夠目睹這一幕,他又將寫下怎樣動人的“白洋淀新篇”呢?
深圳,浙江,雄安;創新,協調,可持續發展。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創造了無數與日月爭輝的人間奇跡,也誕生了無數時代弄潮兒。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新一代青年,來了!
名師點評
文章緊扣標題,通篇都在闡述如何“做新時代的弄潮兒”,“速度”“綠色家園”“時代浪頭”三個觀點闡述明確,觀點鮮明,論據豐富,詳略得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尤其結尾段的號召,更讓人深感動力,不由得被作者所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