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天
在中國的制瓷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莫過于清代,清代既傳承了明代的青花、五彩,又在其基礎上開創了粉彩、琺瑯彩和古銅彩等多種彩瓷技術。從景德鎮的瓷器生產工藝上就得以見證,在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景德鎮瓷藝達到鼎盛,出現了眾多造型獨特、風格鮮明的精美瓷器,不僅器形相當豐富,各種顏色釉和彩裝飾瓷器也品類繁多,烏金釉底描金粉彩花卉紋螭耳賞瓶就是其中的一種。
近10年來,清三代(康熙、雍正、乾?。┑姆鄄蚀善髋馁u價不斷飆升,并且跨越億元關口。2018年一只清乾隆 斗彩加粉彩暗八仙纏枝蓮紋天球瓶在佳士得拍賣行舉行的春季單件專品拍賣會上以1.306億港元買下。據悉,該瓶曾于1975年出現在倫敦佳士得的拍賣會上,當時的成交價格為1.6萬英鎊,30年時間,身價暴漲了近千倍。此外,2012年在蘇富比中國瓷器及工藝品秋季拍賣會上,一只清乾隆 黃地洋彩“福壽連綿”圖綬帶葫蘆扁瓶更以1.0706億港幣拍出,創造了當時香港粉彩彩瓷器拍賣紀錄,而此前估價僅為80~100萬元人民幣。2011年,又一件“清乾隆青花粉彩游春圖雙耳瓶”,成交價為1.19億元人民幣幣,這些活生生的數據足以說明了市場對乾隆時期瓷器價值的高度肯定與需求。
高價藏品的成交并非偶然,市場上珍品極少但卻能見。據悉,深圳金源藝術館正在展出一件烏金釉底描金粉彩花卉紋螭耳賞瓶,瓶盤口,長頸,溜肩,圓腹,圈足。通體繪蓮紋,其彩繪細致無比,花朵碩大飽滿,枝葉翻轉婀娜,圖案繁而不亂,極富層次感。布局清疏有致,所敷設彩料精妍,于瑩潤細黃的烏金胎釉映襯下,絢麗而不失含蓄,風格淡雅清逸,為乾隆時期上品。其余之處敷設淺黃烏金釉為地,頸部飾一圈粉彩蕉葉紋,雙耳巧飾描金彩螭龍,玲瓏精巧,底施勻凈的松石綠釉,署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年號款,筆道清勁,規整如章。與此件題材相近的一件,可見于北京故宮所藏清乾隆白地粉彩雙鳳穿蓮紋蝴蝶耳尊。蓮紋為清代最為常見的紋飾題材,有盤、碗、賞瓶等多種器形,取其諧音“清廉”,意在警示當朝大臣為官應如清蓮,同時以此為題材的器物也經常被皇帝用于賞賜有功之臣。
清朝雍正乾隆時期,審美時尚是以皇室宮廷的藝術品味為中心,父子二人的喜好體現為尊崇法古與摹古的同時對西洋的文化因素亦積極汲取和使用,并強調采古博今,中西合璧,這種審美取向在瓷器上體現的尤為明顯。乾隆時期所造新器,所用工藝繁復奇巧。大器沉穩厚重,制作尤難,非江西景德鎮御窯巧匠不能為,御窯由督陶官唐英指導,據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常令唐英特制新品供御,使瓷匠得以發揮技藝,佳器屢出。翻閱公私典藏,保存至今的更是鳳毛麟角,各博物館館藏乾隆年間此式大瓶多見單色釉品種及青花品種,烏金釉蓮紋者極少。更見本品之臻罕可貴。本器時代特征明顯,器形端正,青花發色恰到好處,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乾隆宮廷陳設重器。
烏金釉即黑釉,因黑釉釉料在景德鎮稱“烏金土”,礦料中含氧化鐵、氧化錳及氧化鈷等多種呈色金屬,故稱烏金釉。釉色瑩潤而烏黑發亮,有的還輔以金彩裝飾,在莊重中透出華麗。景德鎮元、明時期不太流行黑釉瓷器,故此期的傳世品很少。直至清時期非常流行,并大量出口歐洲市場。
粉彩瓷器一直以來在收藏界價格很高,它的美無與倫比,早已被收藏家們認知。粉彩瓷是清代皇帝直接授意下創燒的,其藝術風格適應皇室富貴華麗的裝飾需求,較之于當時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力。粉彩瓷裝飾畫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藝術中的營養,采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對象,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鳥蟲都顯得質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采用的畫法既有嚴整工細刻畫微妙的工筆畫,又有滲入淋漓揮灑、簡潔洗練的寫意畫,還有夸張變形的裝飾畫風。甚至把版畫、水彩畫、油畫以及水彩畫等藝術都加以融匯運用,精微處,絲毫不爽;豪放處,生動活潑。粉彩的繪制,一般要經過打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從打圖到拍圖,是一個用墨線起稿、進行創作構思,如繪瓷決定裝飾內容與形象構圖的階段。正式繪制時的定稿叫“升圖”,把描過濃墨的圖樣從瓷器上拍印下來叫“做圖”。接著把印有墨線的圖紙轉拍到要正式繪制的瓷胎上去即“拍圖”,這樣就可進行繪瓷。粉彩的描繪,著色技法是比較復雜細致的,一般如畫、彩、填、洗、扒、吹、點等技法。其所用工具有畫筆、填筆、洗筆、彩筆、篤筆、赤金筆、金水筆、瑪瑙筆、扒筆等許多特制筆。
近年來,賞瓶在拍賣場上的價格屢創新高,讓不少人開始對在藏市中的賞瓶青睞有加,并形成了又一股收藏熱。今深圳金源藝術館展出的此件清乾隆烏金釉底描金粉彩花卉紋螭耳賞瓶,造型端莊,畫工嚴謹,色彩艷麗,從瓷器整體呈現色澤、紋飾、精雕等方面來看,制作技藝已相當精湛。據推測,其繪畫必定出自當時具有極高藝術修養的宮廷畫家之手。具有極高的投資和收藏價值,是實力買家和投資者的不二選擇! 此件瓷器現藏于深圳金源藝術館,有興趣的藏友可致電400-154-7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