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寬雨/文
西班牙是著名的“斗牛王國”,每年都有很多世界各地的游客來這里一睹斗牛士的風采。據說,西班牙斗牛起源于古代的宗教活動,從13世紀西班牙國王阿方索十世開始,這種宗教活動就演變成了賽牛表演。直到18世紀中葉,才出現真正的斗牛表演。早期的斗牛表演主要流行于貴族階層,后來由于國王菲利佩五世對斗牛運動深惡痛絕,斗牛便從貴族階層傳到了民間。
現在,斗牛已經成了西班牙的一項著名活動。即便沒有到過現場,我們也可以在各種影視作品或者動畫片中,看到斗牛的場景:斗牛士們身穿華麗的服飾站在場地上,手里抖動著紅色的旗子開始表演。我們印象中的斗牛士可能穿著不同的衣裳,但他們手里拿著的道具基本上都是紅色的旗子。至于原因,相信大家一定會脫口而出:公牛一看到紅色就會被激怒,所以斗牛士們都用紅色旗子挑逗公牛。事實真是這樣嗎?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了解一下動物眼中的世界。
在絕大多數人的眼中,世界是豐富多彩的,有藍藍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綠綠的小草、五顏六色的花朵……我們之所以能看到這么多顏色,得益于我們眼睛中的視錐細胞。人類眼中的視錐細胞共有三種,它們“駐扎”在視網膜上,等待著被不同波長的光線激活。視錐細胞被激活后,它們會給大腦發送信號,信號會被大腦皮層接收并進行整合,經過這樣一系列操作之后,我們就能看到顏色啦!當光線傳來時,不同類型的細胞被激活的程度可能存在差別,正是這種差別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多彩的世界。
和人類相比,其他動物眼中的世界或許要暗淡得多。二色性視覺的動物眼中只有兩種光敏色素,它們眼中的世界就沒那么多彩;而那些單色性視覺的動物眼中更是只有一種光敏色素,它們眼中的世界只有亮度,沒有顏色。
那么,牛屬于哪一類呢?圍繞這個問題,人們對牛進行了一些研究。盡管有人為和變量等因素的影響,研究結果存在一些差異,但可以肯定的是,牛是二色性視覺動物,它們眼中的世界沒有那么繽紛多彩,從綠到紅這段區域內,它們對光線的分辨能力比人類差很多。
既然牛對顏色的分辨能力那么差,這些牛看到斗牛士手中的紅旗子為什么還這么來勁呢?人們在實驗中找到了這個問題的答案。1923年,加州大學的喬治·M·斯特拉頓就用40頭牛和黑、白、綠、紅四種顏色的旗子做了實驗。結果表明讓牛來勁的不是旗子的顏色,而是旗子本身的擺動。牛對搖動中的物體很敏感,是旗子的大幅度揮動讓它們產生了怒氣。除了大幅度揮動旗子,斗牛士的衣著對牛的戰斗欲也有一定的激發作用。不要以為斗牛士穿得那么華麗只是為了漂亮,他們也是為了刺激牛的視覺。
不管公牛到底是被什么激怒,有一點一定要記住,那就是憤怒的公牛是很恐怖的。即便是專業的斗牛士,在表演的過程中也有可能被公牛撞傷,甚至是丟掉性命。所以,同學們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牛,或者有機會去看斗牛表演,一定不要去激怒它,安安靜靜地讓牛忽略自己才是最好的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