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岸
(大慶職業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255)
職業品質的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課程內容之一,其在培養適應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向所需要的職業人才方面有著特殊的重要作用。多年來,我們不斷研究,摸索出通過三個主要途徑對高職學生和在職培訓學員進行職業品質的培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我們在分析職前教育與職后培訓的共同點的基礎上,緊緊抓住二者在職業品質培育方面相近、相通和相同的方面,以大慶精神辦學、鐵人精神育人的教育理念為統領,以培養“鐵人式”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標,制定詳細的職業品質培養方案,把職業品質作為所有高職學生和在職培訓學員學習培訓的一門必修課。規定基本相同的內容、確定大致統一的課時、采取相對統一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明確具體的教育教學目標,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采用統一的規定教材。這是一體化的基礎,有了這樣的基礎,對學生的職前教育與對員工的職后培訓在統一課堂進行就有了可能。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們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是把專門的職業品質教育作為主渠道。要提高受教育者的認識,使其意識到優良的職業品質是高職院校學生在未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成就自我人生的職業活動中必備的最為根本基本素質,是造就人生成功必備基礎。因此,對完善自我職業品質,在主觀上必須要形成積極的自覺意識。優良的職業品質,勤奮負責的職業態度,以及兢兢業業的敬業精神,是高職學生和在職員工立足社會、中安身立命所必需的基本素養,是從事職業活動所需要的。通過課堂上職業品質教育這個主渠道,使受教育者形成這樣的自覺意識,就會在后續的教育實踐中集聚一種內在的原動力,為未來主動自覺地養成優秀的職業品質打下堅實的基礎。因為,誠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只有當一種思想吸引了整個心靈,激發起感情的時候,世界觀的信念才成為個人的精神成果。冷酷的心不可能產生崇高的情感、志向和理想。”[1]
二是把優秀的職業品質培育貫穿于整個專業學習訓練的過程中。職業品質具體而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只有通過專業學習訓練親自感受和體驗才能獲得深刻而生動具體的教育。強化優良的職業意識、遵守職業道德規范,這應該是高職學生和在職培訓學員在專業技術技能學習訓練的過程中伴隨始終的學習內容,是高職學生和培訓學員適應未來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實現人全面發展的重要前提。比如大慶職業學院在專業教育培訓過程中,把鐵人精神貫穿于教育培訓的全過程。例如全國示范性專業——石油專業,就把一門專門開發的學生和學院進行職業品質教育培養的課程《人生價值取向的標桿——鐵人精神的現代解讀》作為必選課要求學生學員學習。中國最早的一部哲學著作《周易·乾》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辫F人能樹立起大寫的人生是其“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結果。孔子曾經說過:“道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辫F人就是一個“修道”“施義”、改“不善”的人。他就是一個“立徳、立功、立言”的典范。德國哲學家黑格爾說:“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于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辫F人王進喜就是這樣一位發揮了“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的偉大人物,不僅僅在于他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而且他的這種“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影響深遠,成為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當代中國產生的大慶精神的具體化、人格化的體現,它有著不朽的價值。王進喜在本職工作的業務技術技能上也肯于鉆研,他曾帶領伙伴用20世紀40年代的老鉆機,克服技術上的困難,打出全油田第一口斜度不足半度的直井,創造了用舊設備打直井的先例。他與工友們發明了鉆機整體搬家、鉆頭改進、快速鉆井等多項技術,對改進鉆井工藝技術做出突出貢獻,被當時的油田黨委授予“工人工程師”的稱號。王進喜等人的經驗和做法有很多成為油田的規章制度。如“三老四嚴”(即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和“回訪”制度等,還在全國工業系統推廣。對待工作的這種主人翁式的高度職業責任意識,正是我們在培育當代職業人才之所必備的。
三是職業前和職業后優良職業品質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育培訓過程中。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傳授必要的職業道德教育知識。在各門專業課程教授中,結合專業發展歷史,聯系專業實際進行勤于學習、善于思考、嚴于自律、能夠自控、積極行動、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等職業品質培育。另一方面,在學習生活中努力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亞里士多德說:“德性則由于先做一個一個的簡單行為,而后形成的。這和技藝的獲得一樣?!薄暗赖碌牡滦詣t是習慣的結果;以我們希臘的語言來說,道德的德性這個名字,是由習慣這個名字稍加變化而成?!盵2]優秀的品質是要在平時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上形成的。我們注意在教育培訓的全過程鞏固和強化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內化成為受教育者的固有品質。引導學生和學員養成好習慣、培育責任心,養成注重人際交往禮儀、積極進取、包容協作、嚴于自省、不言人過等好的行為習慣,培育自我負責、對家庭負責、對社會負責、對環境未來負責的責任心,練就能掌握現代信息處理技術、具有團隊協作意識和能力、善于自主學習、善于溝通等核心能力。把職業品質教育培訓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貫穿于整個教育培訓過程是培養學生和學員優良職業品質的重要途徑之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都非常重視對受教育者進行實踐鍛煉,強調要加強實踐鍛煉教育。鄧小平同志就曾指出:“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同志都非常重視教育與生產勞動的結合,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里這是改造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手段之一;在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之后,這是培養理論與實際結合、學用一致、全面發展的新人的根本途徑,是逐步消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差別的重要措施。”[3]我們在施教的過程中,著力避免那種單調、枯燥的教條式說教,而是結合學生和學員學習訓練和日常生活的實際狀況,研究設計了豐富多彩的職業品質培育活動,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加深體驗,進一步提高認識,增強踐行“職業品質行為規范”的自覺性。我們通過開展聘請職業教育權威姜大源教授等人進行專題講座,使受教育者對優秀職業品質在人生中的重要意義有一個比較清晰透徹的理解和理性的認識把握。另外,我們聘請大慶新鐵人李新民等優秀畢業生和學員回母校,講述他們在自身職業活動中歷練出優秀職業品質,取得人生成功的親身經歷,通過現身說法的形式強調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的重要性;我們還通過舉辦職業品質養成主題班會、職業教育活動實踐周和到企業進行參觀等活動,對學生和學員進行職業品質的現場培育。另外,學生和學員利用課余時間或假期,參加科研實習、社團活動、體育運動,以及社會考察、志愿服務等各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在參加各種實踐活動的鍛煉中,培育勤奮認真、高度負責的職業操守。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職業態度,忠于職守、愛崗敬業的職業精神。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培養其優良職業品質的一個重要途徑。在教育培訓的實踐中,我們要注意根據社會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教育對象因人而異,采取因材施教的策略,以保證職業品質培養的實際效果。
實行全方位的職業品質行為的規范養成、通過打造規范和制度等文化氛圍強化職業品質教育。推進職業品質課程實訓與養成教育密切結合,推進“大學生”向“職業人”角色轉換的歷練、“職業人”向“高素質職業人”的轉換。對高職學生和培訓學員進行全方位的職業品質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研究制定一系列相關制度規范,如《大慶職業學院職業實踐活動規范》《大慶職業學院培訓學員學習培訓規范》等,使受教育者時時處處感受到自身的職業活動有遵循,營造出職業品質行為規范化的環境氛圍。同時,伴隨職業品質行為習慣的養成活動的開展,要研究制定相應的“職業品質行為規范”的遵循制度以及立體式的檢查和評比體系,獎優罰劣,形成風氣。由于一系列職業品質行為規范管理制度的構建,促使教育培訓對象由對“職業品質”的被動接受向主動歷練轉化,由一般認知和外在行動向價值認同和主體內化轉變。此外,我們還通過同一標準來考核與評價職業品質職前職后一體化。制定并實施職業品質養成標準的具體內容,把職業責任心、職業好習慣、職業核心能力等三個項目標準,來對教育培訓對象的職業品質養成狀況進行考核和評價,對學生和學員職業品質的課堂學習過程、實踐過程和培養效果等進行考核,考核與評價的結果與專業學習培訓的考核結果等量齊觀,共同作為學生和學員學習培訓是否合格、能否順利畢業和結業的重要參考依據。在這樣的規范的制度環境中,受教育者切身感受到優秀職業品質的養成不是可有可無的,而是職業人生必須要上好的課、必須交好的答卷。
[1][蘇]蘇霍姆林斯基:公民的誕生[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2]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4.
[3]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