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誠, 陶 寧
(遂寧市中心醫院急診科,四川 遂寧 629000)
嚴重多發傷是指全身多部位、多器官嚴重損傷的情況。此病患者可出現失血性休克、意識障礙等并發癥[1-2]。相關的文獻指出,對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早期機械通氣治療能夠提高其治愈率和生存率。為了進一步探討對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早期機械通氣治療的效果,筆者對遂寧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救治的65例嚴重多發傷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選擇遂寧市中心醫院急診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救治的65例嚴重多發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65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嚴重多發傷的診斷標準[3],其ISS評分≥16分;其中接受經口氣管插管的患者有55例,接受氣管切開的患者有10例。
在這65例患者進入急診科后,立即對其進行維持氣道通暢、輸液抗休克、控制出血等對癥處理。對于存在血氣胸的患者,應盡早對其進行胸腔閉式引流。對于存在低氧血癥的患者,應盡早對其進行氣管插管,并使用PB840型呼吸機對其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將潮氣量(VT)設置為6~8 ml/kg,將通氣頻率(R)設置為10~18次/min。對患者均進行原發傷的手術治療。在手術期間,使用抗生素對其進行抗感染治療。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營養支持和鎮痛治療。
觀察本組患者病情的好轉率,比較治療前后其各項血氣分析指標(包括血PH、血、SPO2、PaO2和PaCO2)。
對本文中的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的血PH、血HCO3-的水平、SPO2、PaO2和PaCO2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病情的好轉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本組65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的病情好轉,其病情的好轉率為92.3%;其中22例血氣胸合并顱腦損傷患者病情的好轉率為95.4%(21/22);20例血氣胸合并腹腔臟器損傷患者病情的好轉率為100%(20/20);15例血氣胸、腹腔臟器損傷合并骨折患者病情的好轉率為93.3%(14/15);8例血氣胸、腹腔臟器損傷、顱腦損傷合并骨折患者病情的好轉率為62.5%(5/8)。詳見表1。

表1 對本組患者病情好轉率的分析
治療前,本組患者血PH、PaO2、PaCO2、血水平、SPO2的平均值分別為(7.35±0.06)、(41.66±7.68)mmHg、(39.58±8.59)mmHg、(21.35±4.05)mmol/L、(73.2±13.6)%。治療后,本組患者血PH、PaO2、PaCO2、血HCO3-水平、SPO2的平均值分別為(7.38±0.08)、(82.56±20.55)mmHg、(36.54±7.22)mmHg、(23.32±2.31)mmol/L、(95.2±2.5)%。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本組患者血 PH、PaO2、血 HCO3-的水平、SPO2均更高,其PaCO2更低,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本組患者各項血氣分析指標的對比(±s)

表2 治療前后本組患者各項血氣分析指標的對比(±s)
血PH PaO2 (mmHg) PaCO2 (mmHg) 血HCO3-(mmol/L) SPO2(%)治療前 7.35±0.06 41.66±7.68 39.58±8.59 21.35±4.05 73.2±13.6治療后 7.38±0.08 82.56±20.55 36.54±7.22 23.32±2.31 95.2±2.5 t值 0.27 7.96 1.105 0.93 6.1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臨床研究發現,對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早期機械通氣治療能夠降低其ARDS等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其救治的成功率[4]。為了進一步探討對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早期機械通氣治療的效果,筆者對遂寧市中心醫院急診科救治的65例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分組比較研究。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本組65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的病情好轉,其病情的好轉率為92.3%。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本組患者血PH、PaO2、血HCO3-的水平、SPO2均更高,其PaCO2更低,P<0.05。
綜上所述,對嚴重多發傷患者進行早期機械通氣治療能夠顯著提高其病情的好轉率,降低其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其各項血氣分析指標和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