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尋
(簡陽市中醫醫院,四川 成都 641400)
股骨頸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此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的人群,但以50歲以上的女性為主要發病群體。股骨頸骨折主要是由于患者存在骨質疏松及遭受暴力外傷引起的[1]。
此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股骨頸骨折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髖部疼痛、腫脹及功能障礙等[2]。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內固定手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治療。但有研究發現,接受內固定手術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因對手術的耐受性較差,常會出現嚴重的應激反應。因此,臨床上在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內固定手術期間應對其進行合理的麻醉處理,以提高其對手術的耐受性,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在本文中,筆者主要探討對接受內固定手術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喉罩通氣全麻的效果。
隨機選擇簡陽市中醫醫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需擇期進行內固定手術的78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具有進行股骨頸骨折內固定手術的指征;無呼吸系統疾病;無口咽部解剖結構異常;年齡在60歲以上;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其排除標準是:合并有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合并有心、肝、腎功能異常[3]。采用隨機信封法將這78例患者分為對照組(n=39)和喉罩組(n=39)。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5例、女24例;其年齡為61~82歲,平均年齡(71.5±10.0)歲;其體重為40.5~81.2 kg,平均體重(60.5±10.8)kg。喉罩組患者中有男14例、女25例;其年齡為61~83歲,平均年齡(72.3±10.4)歲;其體重為42.7~80.9 kg,平均體重(61.3±11.5)kg。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等基線資料相比,P>0.05。本研究經簡陽市中醫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在這兩組患者入院后,對其均進行常規的入院檢查。在確診其病情后,采用內固定手術對其進行治療。在手術期間,對對照組患者進行腰硬聯合麻醉。進行腰硬聯合麻醉的方法是:在患者的L3-L4間隙處進行穿刺。在確保穿刺針進入到硬膜外腔后,將腰麻針經硬膜外腔刺入蛛網膜下腔內。在有腦脊液流出后,將1~2 ml濃度為0.75%的布比卡因(生產廠家: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50020012)注入蛛網膜下腔內。然后將腰麻針退出。將硬膜外導管置入患者的硬膜外腔內,然后根據其實際情況經硬膜外導管為其注入適量的濃度為2%的利多卡因(生產廠家:中國大冢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5387)。在手術期間,如患者出現心動過緩的情況,為其應用適量的阿托品[4]。在術后,對患者實施硬膜外自控鎮痛處理。將170 ml的生理鹽水和濃度為0.75%的布比卡因加入到硬膜外自控鎮痛泵中,將布比卡因的負荷量設置為5 ml,將泵注的速度控制在2 ml/h左右,將鎖定時間控制在10~15 min之間。對喉罩組患者進行喉罩通氣全麻。進行喉罩通氣全麻的方法是:在進行麻醉前,先對患者進行吸氧,然后再對其進行麻醉誘導。為患者靜脈注射2.0 g/kg的舒芬太尼(生產廠家: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54172)、1~2 mg的咪達唑侖(生產廠家: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80025)、1.5~2 mg/kg的丙泊酚(生產廠家:Fresenius Kabi AB,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080023)、0.1 mg/kg的阿曲庫銨(生產廠家: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0869)。待患者的肌肉完全處于松弛狀態后,采用盲探法將喉罩(為體重超過70 kg的患者選用53號喉罩,為體重在60~70 kg之間的患者選用51號喉罩,為體重在40~59 kg之間的患者選用49號喉罩,為體重低于40 kg的患者選用47號喉罩)插入其咽喉部位。成功插入喉罩后,將患者的氣道壓力控制在20 cmH2O以上。密切監測患者呼吸道內的阻力、胸部起伏的情況和呼吸音的對稱性。在確保喉罩的位置正確后,對其進行妥善的固定,以防止其發生移位。在對患者進行麻醉的過程中,將其潮氣量控制在6~8 ml/kg之間,將其呼吸頻率控制在12次/min左右。在術中,為患者靜脈泵注1.5~2 mg/kg的丙泊酚,并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追加適量的阿曲庫銨。在手術結束前30 min,停止為患者泵注麻醉藥。待其自主呼吸恢復、且SpO2保持在96%左右后,為其拔除喉罩[5]。
比較兩組患者麻醉的效果、MAP、HR、SPO2、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麻醉起效的時間和VAS評分。
顯效:接受麻醉后,患者的肌肉處于完全松弛的狀態,其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穩定。有效:在對患者實施麻醉后,牽拉其肌肉時會導致其出現輕微的不適感,且其血流動力學指標會有所波動,但不影響手術的順利進行。無效:在對患者實施麻醉后,其肌肉牽拉反應仍較為劇烈,導致手術視野過小。麻醉的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應用SPSS 22.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患者的MAP、HR、SPO2、麻醉起效的時間、VAS評分等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麻醉的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等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麻醉后,喉罩組患者中麻醉效果為顯效者有28例,為有效者有10例,為無效者有1例,其麻醉的總有效率為97.4%(38/39);對照組患者中麻醉效果為顯效者有21例,為有效者有11例,為無效者有7例,其麻醉的總有效率為82.1%(32/39)。喉罩組患者麻醉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χ2=5.014,P<0.05)。
在麻醉后5 min,喉罩組患者的MAP、HR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SPO2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固定骨折端時,喉罩組患者的MAP、HR、SPO2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后5 min、固定骨折端時MAP、HR和SPO2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麻醉后5 min、固定骨折端時MAP、HR和SPO2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麻醉后5 min固定骨折端時MAP(mmHg) HR(次 /min) SPO2(%) MAP(mmHg) HR(次 /min) SPO2(%)喉罩組 39 75.6±4.2 75.5±3.2 98.2±3.1 83.9±4.5 80.5±3.7 98.0±3.5對照組 39 80.5±3.5 85.4±3.6 96.9±2.6 75.6±2.3 65.6±3.6 96.1±3.6 t值 5.597 12.836 2.007 10.257 18.025 2.36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在接受麻醉期間,喉罩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發生頭痛,有1例患者發生惡心嘔吐,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5.1%(2/39);對照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生頭痛,有4例患者發生惡心嘔吐,有2例患者發生低血壓,有1例患者發生頭暈,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5.6%(10/39);喉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χ2=6.303,P<0.05)。
接受麻醉后,喉罩組患者麻醉起效的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其VAS評分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麻醉起效的時間和VAS評分(±s)

表2 比較兩組患者麻醉起效的時間和VAS評分(±s)
組別 例數 麻醉起效的時間(min)VAS評分(分)喉罩組 39 7.1±3.1 2.5±0.4對照組 39 12.5±3.5 4.6±0.3 t值 7.213 26.229 P值 <0.05 <0.05
股骨頸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骨折。此病好發生于老年人群,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近年來,股骨頸骨折在我國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內固定手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治療。有研究指出,在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內固定手術期間應對其進行合理的麻醉處理,以提高其對手術的耐受性,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喉罩通氣全麻是一種新型的麻醉方式。相關的臨床研究表明,實施喉罩通氣全麻具有以下優點:1)使用喉罩可迅速為患者建立通暢的氣道,且對其咽喉部位的刺激性較小。2)置入喉罩時不會損傷患者的聲門和氣管。3)可維持患者各項血流動力學指標的穩定,降低其麻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保證其手術的順利進行。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內固定手術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喉罩通氣全麻的效果較好。此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